獻上你有的
關於《石頭湯》這個古老的故事有多種版本,都是講有個飢腸轆轆的人來到一個村莊,但沒有任何人願意拿一點點東西給他吃。於是,他在火上放了一個裝著清水的鍋子,然後在鍋裡放了一塊據說有魔力的石頭。當他開始攪拌「湯」的時候,村民們都好奇地一探究竟。最後,有人在湯裡放些馬鈴薯;有人加些胡蘿蔔;有人放顆洋蔥;有人倒了少許大麥;有個農夫給他一些牛奶。最後,這鍋「石頭湯」成了美味的雜燴濃湯。
順著聖靈而行
一萬個小時!這是美國知名作家麥爾坎·葛拉威爾(Malcolm Gladwell)認為要學會一項技藝所需要的時間。他還認為,即使是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藝術家跟音樂家,他們最後達到近乎完美的境界,並不是單憑天賦異稟,而是每一天都在那項技藝中琢磨和操練。
踏上寬恕之路
我們身處於多元文化的社會,不同階層、不同年齡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或許會有各自的想法。如何與不同意見的人溝通,如何接納別人與自己的意見相異都是我們基督徒所面對的挑戰。耶穌教導門徒不單要愛自己的鄰舍,也要愛仇敵。耶穌說:「只是我告訴你們,要愛你們的仇敵,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。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」(馬太福音5章44-45節)。
愛自己喜愛的人是自然又容易的事,但是要愛仇敵甚至為他們禱告,則需要一份高尚的情操。作為基督徒,我們應該好好思考如何愛我們的仇敵,以及寬恕他人的過失。
我們預備了9篇精選靈命日糧文章,當中包含三個主題。讓我們一同藉著上帝的話語,思想在這個混沌的時代裡基督徒應有的生命素質。
一、以善勝惡(第一天至第三天)
上帝,祢是公義的主,求祢教我在這失卻公義、失卻真理的亂世中仍仰望祢,舉起禱告的手,為自己、所愛的人和仇敵獻上禱告。然而要為仇敵禱告是何等困難的事,求祢的愛透過聖靈澆灌在我的心裡,使我能以善勝惡,效法基督!奉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二、得著釋放 (第四天至第六天)
上帝,祢是使被擄得釋放的主。因著人的逼迫、世界的不公不義,怨恨慢慢地在我心中滋長。懇求祢更新我的心思意念,幫助我脫離仇恨的纏累,脫去一切惡毒的言語,甚至是作惡的行為,讓我靠祢得著釋放,不再背負罪的枷鎖,享受真正的自由。奉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三、恩慈待人 (第七天至第九天)
親愛的天父,祢是滿有慈愛的主。在這只講求對錯、成敗的社會裡,求祢使我在與人意見分歧,甚至關係破裂之時,仍能靠著祢恩慈待人。賜我勇氣走出和好的第一步,也以愛心說誠實話,與人一起成長,走在祢的道路上!奉耶穌基督的名求,阿們!
跨出第一步
譚大叔感到生活空虛,所以他開始上教會,而且是到他女兒去的那間教會。但他們父女從未一起出席,因為先前譚大叔傷害了他女兒,從此他們之間便出現一道難以彌補的傷痕。所以,譚大叔會在大家開始唱讚美詩的時候,悄悄地進去,並且在信息一結束就立刻離開。
弟兄姐妹和譚大叔分享福音,但當他們邀請他相信耶穌時,他總是溫和地拒絕了。即使這樣,他仍繼續上教會。
有一天,譚大叔患了重病,他女兒鼓起了勇氣寫信給他。她和父親分享基督如何改變她的生命,而她也渴望與父親和好。那天晚上,譚大叔做了決志禱告,一家人也打破僵局,彼此和好。幾天後,譚大叔帶著與上帝和家人的和好關係,毫無遺憾地離世,永遠與耶穌同在。
使徒保羅說,我們是「勸人」明白上帝的愛和饒恕的真理(哥林多後書5章11節),這是因為「基督的愛激勵我們」(14節),讓我們能繼續勸人與上帝和好。
我們若願意寬恕人,便可藉此讓人明白上帝也渴望我們與祂和好(19節)。你願意倚靠上帝,寬恕他人,讓他們明白上帝的愛嗎?
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,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,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。-哥林多後書5章19節
作者: 謝葆芳
反思:你需要與誰和好嗎?今天,你採取的第一步是什麼?
禱告:我們願意與人和好,能讓人看見上帝對他們的心意。
碰碰車
讀經:馬太福音18章23-35節
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當饒恕他幾次呢?到七次可以嗎?—馬太福音18章21節
人生就像遊樂園裡的碰碰車。坐上碰碰車,你知道一定會遭到碰撞,只是不知道會遭受多大的撞擊力。當你被撞時,你會立刻踩油門,開始緊追撞你的那個人,希望以更大的撞擊力去回敬他。
對玩碰碰車來說,這種策略是有趣的,但運用在生活上,那可就糟透了。在生活中,這種報復性的行為只會使事情惡化,最終讓大家都受到傷害。
對此,耶穌有更好的策略:饒恕那些「撞擊」我們的人。你可能跟使徒彼得有相同的疑問,有人得罪你,要饒恕他幾次呢?當彼得問耶穌:「七次可以嗎?」耶穌回答說:「不是到七次,乃
是到七十個七次」(馬太福音18章21-22節)。換句話說,恩典是沒有止境的。我們應該常有饒恕的精神。為什麼呢?因為在「不饒恕人的惡僕」這個故事裡,耶穌告訴我們,饒恕敵人不是因為他們值得我們這麼做,而是因為我們已經先被饒恕了。祂說:「你央求我,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。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,像我憐恤你嗎?」(32-33節)
既然我們都曾被饒恕,那麼讓我們停止彼此傷害,並且和他人分享從上帝而來的恩典吧!
饒恕他人能彰顯主的恩典。
溫柔的指正
讀經:歌羅西書3章12-17節
就要存憐憫、恩慈、謙虛、溫柔、忍耐的心。⋯⋯彼此包容。-歌羅西書3章12-13節
我們的團隊結束了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會議後,便離開會議中心搬到招待所,準備隔天早上飛回國。到達招待所後,其中一位團員發現她不小心將一件行李遺留在會議中心。在她回去取行李的時候,那位做事總是一絲不苟的組長趁她不在時,嚴厲地批評了她一番。
隔天早上,我們到達機場後,組長才沮喪地發現自己也留了一件行李和護照在招待所。這麼一來,為了回去拿他的行李,我們花了更多的交通費和時間。後來,組長向我們大家道歉,並且愧疚地說:「以後我再也不會如此苛刻地批評別人了。」
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,也都有軟弱,所以當他人犯錯時,我們更需要彼此包容、彼此饒恕(歌羅西書3章13節) 。我們必須提出有建設性的批評或意見,同時也要「存憐憫、恩慈、謙虛、溫柔、忍耐的心」(12節) 。
當我們有必要指正他人時,話語中也應當帶著恩慈與愛。這樣,我們就是在效法主耶穌基督了。
作者:戴勞倫
反思:溫柔與謙卑是維繫良好關係的秘訣。
禱告:親愛的上帝,有時我會不耐煩、不夠謙卑或溫柔,這些祢都知道。在那樣的時刻,我的生命似乎缺乏祢聖靈的果子。求祢幫助我今天能去愛他人!
解開繩索
讀經:創世記33章1-11節
以掃跑來迎接他,將他抱住,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,兩個人就哭了。-創世記33章4節
有個福音機構以倡導「饒恕能帶來醫治」為宗旨,並以短劇加以闡述。劇中一名受害者與加害人背對背綁在一起,只有受害者才能將繩子解開。無論受害者做什麼,都要揹著對方,若受害者不願饒恕就無法鬆綁,自然也就無法得釋放。
當犯錯的人誠心悔過,來到我們面前尋求原諒時,我們若願饒恕對方就能脫離纏繞我們的傷害,使彼此逐漸從苦毒與痛苦中釋放出來。在創世記,我們看到雅各騙取了以掃長子的名分,造成這兩兄弟分開。直到20年後,上帝才叫雅各歸回故里(31章3節)。他聽從上帝的指示,但卻忐忑不安地先送給以掃一大群牲畜(32章13-15節)。當兩兄弟見面時,雅各謙卑地在以掃面前一連7次俯伏在地(33章3節)。不難想像,當以掃跑去擁抱雅各時,雅各會何等驚訝。因著和好,他們相擁而泣(4節),雅各也不再因為他對哥哥所犯的罪而被捆綁。
你是否因為不願饒恕他人而感到受捆綁,心中充滿怒氣、恐懼或羞愧呢?要知道若你尋求上帝的幫助,祂就會藉著主耶穌和聖靈使你得釋放,讓你得著能力解開繩索,使你得著自由。
作者:潘艾梅
反思:你是否願意謙卑地懇求他人饒恕呢?你需要原諒誰,好讓自己得釋放呢?
禱告:若要進一步瞭解饒恕的真義,可上網閱讀探索叢書《真正的饒恕》。
traditional-odb.org/ds/the-risk-of-forgiveness
背負罪擔
讀經:彼得前書3章8-14節
不以惡報惡。-彼得前書3章9節
馬爾科姆.亞歷山大(Malcolm Alexander)在被判入獄服刑將近38年後,終於在2018年1月30日,走出監獄成為自由之人,脫氧核糖核酸(DNA)的鑑定為亞歷山大洗脫了罪名。他在一連串悲慘、不公義的審訊程序中,始終堅持自己的清白。無能的辯護律師(後來被取消律師資格)、漏洞百出的證據以及可疑的調查手段,造成這個無辜的人被判終身監禁,蒙受近40年的牢獄之災。然而當亞歷山大最終獲釋時,卻表現出寬容的肚量。他說:「你不能生氣,而且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生氣。」
亞歷山大的話展現了極大的寬容。若不公不義奪走我們38年的光陰,摧毀我們的名聲,我們應該會生氣憤怒。在漫長心碎的年月裡,亞歷山大一直背負著不實的指控,但他卻沒有被罪惡擊垮。至終他非但沒有絞盡腦汁去復仇,還展現彼得的教導:「不以惡報惡、以辱罵還辱罵。」(彼得前書3章9節)
聖經要我們更進一步,除了不要報復之外,使徒彼得還要我們祝福對方(9節)。我們寬恕那些屈枉我們的人,並祝福他們能得到平安。這不是為他們的惡行找藉口,而是以上帝奇妙的恩典來對待他們。耶穌在十字架上背負我們的罪擔,我們既得著恩典,就當以恩慈待人,哪怕那些人曾經惡待我們。
作者:郭惟恩
反思:你如何憐憫那些無故傷害你的人?你會如何祝福他們呢?
禱告:上帝啊,要我不以惡報惡實在很不容易,求祢幫助我活出祢的憐憫與恩典。
為何寬恕?
耶穌說:「父啊,赦免他們!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兵丁就拈鬮分祂的衣服。-路加福音23章34節
有一個朋友背叛我,我知道自己應該原諒她,但我並不確定是否能辦得到。她的話深深地刺傷了我的心,我在震驚之餘,還感到心痛和憤怒。縱使我們談過此事,而且我也跟她說我願意原諒她。但有很長一段時間,每當我看見她,心中仍感到一絲受傷,所以我知道自己仍心懷些許怨恨。然而有一天,上帝回應了我的祈禱,讓我能夠完全放下心中的怨恨,我的心終於自由了。
寬恕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,因為我們的救贖主在十字架上垂死之時,仍然願意寬恕。耶穌不但愛那些將祂釘十架的人,甚至還開口祈求天父赦免他們。祂並沒有對那些苦待祂的人心懷惱恨或怒氣,反而向他們流露恩典與慈愛。
若我們要效法主耶穌,像祂那樣愛那些傷害我們的人,那我們今天就要來到主的面前,細想有沒有人是我們需要寬恕的。可能我們會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寬恕對方,但只要我們願意祈求上帝,祂就會藉著聖靈幫助我們學習寬恕對方。學會這個功課,我們就能脫離不願饒恕的牢籠,心靈得自由。
作者:潘艾梅
反思: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,仍寬恕那些傷害祂的人。
禱告:主耶穌基督,祢住在我的心中,求祢藉由祢的恩慈和大能,幫助我願意寬恕,因祢的愛讓我自由。
戰勝仇恨
讀經:歌羅西書3章12-17節
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,總要彼此包容,彼此饒恕;主怎樣饒恕了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。 —歌羅西書3章13節
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彭柯麗(Corrie ten Boom)和家人在荷蘭經營一家鐘錶店。他們因為收容及保護猶太人,最後全家均遭逮捕並被送至集中營。她的父親十天後死於營中,而姐姐貝絲(Betsie)後來也慘遭相同的命運。當貝絲和柯麗被關在同一所集中營時,貝絲幫助柯麗在信仰上更加堅定。
後來,這份堅定的信仰更是讓柯麗饒恕了當年在集中營裡,那些殘酷無情的守衛。集中營的時代雖然已經過去,但是仇恨與復仇的慾望卻持續地啃食許多人的生命。然而,柯麗明白一個事實:無論仇恨的理由多麼充分,仇恨對恨人者的傷害比對被恨者的傷害更大。
就像柯麗一樣,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饒恕並愛我們的仇敵。饒恕並不是為對方所犯下的罪行找藉口,但當我們選擇饒恕時,世人因此就從我們身上看見基督。因為聖經教導我們:「並要以恩慈相待,存憐憫的心,彼此饒恕,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。」(以弗所書4章32節)
當你願意讓聖靈住進你心裡,並改變你的生命時,上帝必會幫助你除去內心的仇恨,讓世人在你身上看見救主耶穌。
作者:紀藍迪
反思:
上帝的愛在我們心中,
時刻教導與幫助我們;
饒恕並愛我們的仇敵,
讓世界知道祂是救主。
Sper
禱告:當我們饒恕人時,就是我們最像耶穌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