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全的看顧
大衛·維特爾(David Vetter)在12歲那年因病去世,他短暫的一生都在泡泡保護罩中度過。綽號「泡泡男孩」的維特爾出生時,就患有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(SCID)。由於他哥哥也是因這個疾病而夭折,因此他父母決定細心呵護維特爾。為了讓維特爾遠離各種細菌和病毒,美國太空總署工程師特別為他製作塑膠無菌保護罩和太空服,以便維特爾的父母能在罩子外面抱著維特爾。是的,你我都渴望保護我們所愛的人!
基督裡的智慧
我和妻子喜歡看溫馨、通俗的浪漫愛情電影。我可以說這是她的喜好,但其實我自己也很喜歡。這些影片的魅力和吸引力在於觀眾能預測影片會有幸福的結局。但最近我們看的一部電影,卻提供一些令人質疑的愛情忠告:愛是一種感覺;只管隨從本心;最重要的是自己得到幸福。我們的情感固然很重要,但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感主義,並不是使婚姻持久的良好基礎。
上帝的應許
看著父親逐漸失去記憶,令我十分心痛。失智症殘酷地奪走人們所有的記憶,甚至讓人不再記得自己過去的生活。一天晚上,我做了一個夢,並且深信上帝藉此鼓勵我。在夢中,上帝手裡拿著一個小型藏寶箱,對我說:「妳父親所有的記憶全都穩妥地收在箱子裡,我會暫時保管。將來有一天,在天堂裡,我會把這些記憶還給他。」
認出上帝
這是我首次飛往印度,班機於凌晨抵達班加羅爾機場。儘管先前對方有寄給我許多電子郵件,但我還是不知道誰會來接我,也不知道該在哪裡與對方碰面。我隨著人群來到行李領取處,再前往海關,在潮濕悶熱的黑夜裡,試圖從茫茫人海中看到友善的眼神。整整一小時,我在人群前面來回走動,希望有人能認出我。最終,有個和藹可親的人走過來,問道:「你是惟恩嗎?真抱歉!你就在我面前走來走去,我卻認不出你,但你的樣子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。」
痛苦與榮耀
萊特兄弟本著鍥而不捨的精神,最終實現了人類翱翔天際的夢想,然而這項成功得來不易。他們遭遇無數的挫敗與嘲諷,經濟陷入困境,在某次試飛過程其中一人還差點喪命,但層層考驗都無法阻撓他們的決心。美國傳記作家大衛·麥卡勒(David McCullough)在所寫的書中提到奧維爾.萊特的觀察:「沒有鳥兒能在平靜中翱翔。」他認為:「這表示阻力往往是展翅上騰的助力。」他還說:「萊特兄弟的快樂並不是登上山頂,而是攀登高峰的過程。」
放我的百姓走
廣受好評的畫作《放我的百姓走》是美國畫家艾倫·道格拉斯(Aaron Douglas)的作品。他以淡紫、綠色和金色三種鮮明的色彩,融合傳統非洲的意象,描繪了聖經中摩西的故事,令人聯想到美國黑人爭取自由和公義的艱苦歷程。
仍要結果子
有一則古老的民間故事,講述一名婦女每天都去河邊挑水回家。她用一根扁擔,兩端各掛著一個水桶:一個新而堅固,另一個老舊且多裂痕。當這位婦女回到家時,新水桶內的水還是滿的,但舊水桶幾乎空了。老水桶覺得過意不去,於是連聲向婦女道歉,婦女轉身指著她走過的路,問老水桶說:「你有看到路邊綻放的花朵嗎?因為你每天澆水,我在往返河邊的路上,才有美麗的景致可以欣賞。」
恢復關係
「前往蒙特哥貝的乘客,請準備登機。」機場傳來廣播。當時我與一個中學團體正要前往牙買加宣教,我是領隊也是宣教隊的講員。可是,當我伸手進背包準備拿登機證和護照時,卻嚇出一身冷汗。因為我的護照竟然不翼而飛!
別氣餒
疲憊不堪。這是偉翔從事這份新的工作九個月之後的感受。身為基督徒,他在解決問題和領導工作上,都盡力想遵循上帝的原則。可惜與人有關的問題層出不窮,整個組織也似乎停滯不前,這讓偉翔很氣餒,一度想要放棄。
容易和艱難
馬克是一名年輕有為的牧者。某天早晨,他的兒子歐文與他一起踢球時,突然倒地身亡。馬克痛失愛子、悲不自勝,但這樣的傷痛使他成為更具有憐憫心懷的牧師。我也和馬克一同哀傷,在我看來,他所遭遇的試煉似乎闡述了美國牧師陶恕的見解:「上帝若沒有深深地傷害過一個人,可能就很難大大地賜福他。」此言恐怕不假。
新的開始
「你的罪也使耶穌被釘十字架嗎?」荷蘭畫家林布蘭於1633年的畫作《豎起十字架》,似乎提出了這個問題。在畫中,耶穌位於正中央,祂的十字架正要被舉起放置。抬十字架的有四個人,但在耶穌周圍的光線中,有一個人特別顯眼。他的衣著與眾不同,身穿林布蘭當代風格的服飾,戴著林布蘭經常戴的帽子。仔細觀察這人的臉,就會發現林布蘭將自己融入畫中,彷彿在說:「我的罪也導致耶穌受死。」
與上帝同行
多年來,健康專家一直強調跑步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。但最近的科學研究顯示,每天步行也有益於身體健康。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指出:「每天步行至少八千步的成年人,與每天只步行四千步的成年人相比,在接下來的十年裡,死亡風險更低。」走路顯然對我們有益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