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聖靈

比蜜更甜

在1893年10月,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人潮洶湧,當地的劇院全都暫停營業,因為劇院的業主認定所有人都會去參加世界博覽會。但佈道家德懷特·慕迪(Dwight Moody,1837-1899年)仍想按計劃舉辦佈道會,在芝加哥另一端的音樂廳裡講道與教導。當時慕迪的朋友叨雷(R. A. Torrey,1856-1928年)懷疑他能否在博覽會當天吸引人群。雖然有超過70萬人前往博覽會,然而靠著上帝的恩典,也有許多人來參加佈道會。事後叨雷總結說,眾人之所以前往,是因為慕迪熟知那本世人最渴望瞭解的書──聖經。叨雷盼望人們也像慕迪一樣喜愛聖經,全心投入並持之以恆地閱讀。

是耶穌!

在美國當紅的才藝競賽電視節目《美國達人秀》中,有個五歲小女孩的演唱一鳴驚人。一位評審說她足以媲美1930年代紅遍半邊天、能歌善舞的童星雪莉‧譚寶,甚至說就像譚寶住在她裡面一樣。小女孩卻出人意料地回答說:「不是譚寶,是耶穌住在我裡面!」

像耶穌一樣

美國神學家布魯斯·威爾(Bruce Ware)在小時候,看到彼得前書2章21-23節教導我們的言行要像耶穌一樣,感到很氣餒。威爾在他的著作(The Man Christ Jesus)中寫下自己年少時的懊惱:「我認為這太不合理了,尤其是這段經文指出,要像『並沒有犯罪』的耶穌一樣,跟隨祂的腳蹤,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,……上帝怎麼可能要我們這麼做呢?」

常常感恩

在17世紀的戰亂和瘟疫中,馬丁·林卡特(Martin Rinkart)於德國薩克森州擔任牧師三十多年。有一年,他主持了4,000多場葬禮(其中也包括他的妻子)。有時,食物非常匱乏,以致他全家人都必須挨餓。儘管他可能因此而絕望,但他對上帝的信心卻仍堅定不移且時時獻上感謝。他甚至還寫了一首德語詩歌表達對上帝的感恩,後來被翻譯成為廣受歡迎的讚美詩《齊來謝主》。

重燃希望

在美國費城,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經過清理並種滿美麗的花草樹木後,變得綠意盎然、生氣蓬勃。這樣的環境讓附近的居民感到心靈舒暢,對那些經濟有困難的人更是如此。

根深蒂固的信仰

在美國紐澤西州的巴斯金嶺長老教堂旁邊,矗立著一棵傲然挺立了六百多年的老橡樹,直到最近才被砍除。在這棵橡樹最茂盛的時期,枝幹蜿蜒伸展既高且寬。涼爽的微風吹拂綠葉和橡子,陽光穿透枝幹縫隙,在樹冠的陰影下映照出閃爍的光芒。然而,真正讓人讚嘆的乃是這棵樹埋藏於地面下的根部系統:橡樹的主根垂直生長,以確保得到足夠的營養供應。主根又從水平面延伸出大量的支根,以提供橡樹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。根部系統通常比樹木本身更加錯綜複雜,同時也是樹木的生命線和穩定樹幹的錨。

別著急!

我和父親過去經常一起用雙人鋸砍樹並切割成小段木頭,當時年輕的我精力旺盛,總是使勁地將鋸子強行切入。我父親就會對我說:「別著急,讓鋸子來做工。」

與聖靈同調

當我聽著鋼琴調音師在優雅的平台型大鋼琴上調音時,我想到以前聽過從那台鋼琴流瀉出《華沙協奏曲》絕妙驚人的樂音,以及詩歌《祢真偉大》低沉圓潤的旋律。但如今這台鋼琴極需要調音。雖然有些琴鍵音調準確,然而其他的音調若不是過高就是過低,讓人聽了不太舒服。調音師的職責並非讓每一個琴鍵都能發出相同的音,而是確保每個琴鍵都能發出準確的音調,在演奏時才能創造出整體的和諧感。

尋求上帝

看著人們熱情與投入地追求夢想時,總令人感到振奮。最近我認識的一名年輕女孩,用了比他人少的時間完成大學課程,這需要投注全副心力才能辦到!有位朋友想買某一款車子,因此他努力烤蛋糕、賣蛋糕,直到他達成目標為止。還有一個擔任銷售員的朋友,每週都定意要接觸100位新客戶。

不偏離正道

美國殘奧會代表隊中,世界跑最快的視障跑者大衛·布朗(David Brown)將成功歸於上帝,還有母親當初叫他不要虛度光陰的勸告,以及他的教練短跑老將傑洛米·艾佛利的引導。跑步時,艾佛利將繩子繫在兩人的手指上,以話語和肢體的接觸,引導布朗贏得比賽。

聖靈與火

經過幾年的乾旱,南加州野火頻頻發生,有些居民認為野火是上帝的作為。當新聞媒體將其中一次野火稱為「聖火」時,愈發令人不安。許多對南加州不熟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,其實發生在聖吉姆峽谷(Holy Jim Canyon)的野火,才被稱為「聖火」。那麼,誰是聖吉姆呢?根據當地文獻記戴,他是十九世紀的養蜂人,沒有宗教信仰,脾氣暴躁,所以鄰居就給他取了這個諷刺意味濃厚的綽號。

順著聖靈而行

一萬個小時!這是美國知名作家麥爾坎·葛拉威爾(Malcolm Gladwell)認為要學會一項技藝所需要的時間。他還認為,即使是古今中外所有偉大的藝術家跟音樂家,他們最後達到近乎完美的境界,並不是單憑天賦異稟,而是每一天都在那項技藝中琢磨和操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