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上帝之路
我拍拍兒子的肩膀說:「我們要往這邊走!」我帶領他穿過人群,好追上走在前面的妻子和女兒。當我們全家人在遊樂園玩的這一整天,我經常都需要這樣提醒他。兒子愈發疲憊,就愈發容易分心,這使我不禁十分納悶:為什麼他就是不能緊跟著家人呢?
看見耶穌
在一場告別式中帶領禱告時,我從講台往下看,正好瞥見一面黃銅壁飾上寫著約翰福音12章21節的話:「先生,我們想見耶穌。」我心想,這節經文實在貼切,因為我們淚中帶笑告別的這位姐妹,從她的身上我們看見了耶穌。她一生雖飽經挑戰與失望,但卻從未放棄對基督的信靠。正因為上帝的靈住在她裡面,我們才能從她身上看見耶穌。
最好的禮物
當我在收拾行李準備回倫敦時,母親走到我身邊,把她自己的一枚戒指送給了我,那是一枚我很喜歡的戒指。我驚訝地問:「為什麼要送給我呢?」她回答說:「我覺得妳現在就可以擁有這枚戒指,無須等到我死了以後。更何況,我也戴不下這枚戒指了。」於是,我笑著接受這份意想不到的禮物,以感恩的心接受母親提早的贈與。
開我眼睛
當我首次參觀位於伊斯坦堡、華麗的科拉教堂(Chora Church)時,從教堂裡拜占庭式的壁畫和天花板上馬賽克的鑲嵌畫中,我雖能認出幾個聖經故事,但我也忽略了很多東西。但當我二度造訪時,我有了個嚮導。他點出我上一次所有錯過的小細節,令我瞬間茅塞頓開!我這才明白,原來第一個側廊,描繪的就是路加福音所記載的耶穌生平。
口誤
不久前,我用語音輸入法發了一封簡訊給我的妻子凱莉。當時,我正準備出門接她下班回家,我想要發簡訊問她:「妳要我在哪裡接妳,老妞兒?」
頭巾女士
在美國總統約翰.甘迺迪於1963年遇刺時,現場有位神祕的「頭巾女士」。她被拍到正拿著電影攝影機拍攝現場,但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身分。這個神祕的女士穿著大衣、頭包著圍巾(類似俄羅斯的頭巾),沒人知道她到底是誰,也沒人看過她拍攝的影片。幾十年來,歷史學家和學者們推測,恐懼讓這位「頭巾女士」不敢說出她在那黑暗的十一月那天所看見的事。
滿溢
我尖叫著:「不!不!別這樣!」我以為再次沖水是疏通堵塞的妙方,沒想到根本沒有發揮作用,反倒再次泛濫成災,這個結果和我的預期正好完全相反。當我再次沖水的瞬間,我知道大錯已鑄成,只能無助地站在一旁,眼睜睜地看著污水溢出來。
公平競爭
在東南亞運動會的馬拉松比賽中,新加坡選手劉威延發現自己領先所有的參賽者時,就覺得應該出錯了。很快地,他發現那些原本領先的參賽者因轉錯路線而落在後頭。他原可以繼續保持領先的優勢,但強烈的運動精神告訴他,如此一來便不是真正的勝利。他希望以自己的實力得獎,而不是因為別人的失誤。基於這樣的信念,他放慢速度讓其他人跟上。
滿足的喜樂
原本應該是我生命中最興奮的時刻,但卻成了最寂寞的一段時間。令我不禁自問:這是個正確的決定嗎?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一份正式的工作,工作的地點離我家有數百公里遠。對於踏出人生一大步的興奮感很快就消失了。我住在空蕩蕩的狹小公寓裡,對這個城市也十分陌生,而且連一個朋友也沒有。工作雖然有趣,但孤獨寂寞卻讓我感到無比沮喪。
剷平大山
當有座山擋住你的去路時,你會怎麼做呢?相信達什拉斯.曼吉(Dashrath Manjhi)過人的毅力能夠激勵你。曼吉一家住在遠離都市的印度鄉村,後來曼吉的妻子因為急病無法及時送醫而病逝,促使他做了一件被人視為不可能的事。他花了22年的時間開鑿一條山路,便於村民到當地醫院接受醫療照顧。在他有生之年,印度政府肯定了他的成就,人們也稱他為現代愚公。
求就得著
在1915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章伯斯到了埃及開羅附近的軍事訓練中心澤圖恩營地,他以基督教青年會的牧師身分來服事不列顛聯邦的士兵。當他舉辦一場週間晚上的崇拜時,佔地不小的基督教青年會屋舍擠滿了400人,為要聽他分享《禱告有什麼好?》。在那之後,每當他單獨和這些在戰亂中尋求上帝的士兵談話時,他總是引用路加福音11章13節勸勉他們:「你們雖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,何況天父,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?」
我們有能力!
巨大的爆裂聲響讓我嚇了一跳,知道聲音是從廚房傳來的,我趕快衝了過去。原來是我不小心啟動了空的咖啡機。拔掉插頭之後,我握著玻璃壺的把手,順手摸了一下壺底,想要確定如果不會太燙就放在瓷檯上。那一瞬間,玻璃壺底燙傷了我的手指,柔嫩的皮膚立即起了水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