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: 九月 2021

活潑的真理

彼得.克羅夫特(Peter Croft)在紀念他祖父所做的事工時,寫道:「我極其希望拿起聖經的人,無論閱讀哪個版本,不但能明白這些經文,且能親身經歷聖經的真理乃是又真又活的。就像數千年前一樣,這些真理仍適用於現代、具挑戰性,又令人興奮。」彼得的祖父菲利普斯(J. B. Phillips)曾是一位負責青年事工的牧師,並在二次大戰期間將英文聖經(英王欽定本)重新釋義,好讓他教會裡的學生明白聖經活潑的真理。

一次的義行

在俄勒岡州的馬盧爾國家森林許多樹木的樹根上,生長一種通稱為蜂蜜蘑菇的真菌,蔓延的面積廣達900萬平方米,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生物體。兩千多年來,這真菌在整座森林織就的「黑色鞋帶細絲」,在生長過程中導致樹木死亡。那有如鞋帶細絲的「根瘤菌」,可深入土壤內3公尺。儘管這是個龐大的有機體,但剛開始時只不過是一個微小的孢子!

智慧生喜樂

電話鈴響,我立刻接聽,那是我們教會大家庭中最年長的姐妹打來的。當時她雖然將近百歲高齡,卻依然勤奮又充滿活力。那時她正在寫一本書,進入最後潤稿的階段,因此打來問我一些寫作方面的問題,好完成最後的部分。但一如既往,很快就變成我向她請教有關生活、工作、感情、家庭的問題。她從漫長人生中所累積的豐富經驗,閃耀著智慧的光芒。她告訴我要調整步調,但很快地,我們就因她有時也忘記調整自己的步調而開懷大笑。她精彩的人生故事,載滿真正的喜樂。

有把握的盼望

有把握的盼望

因我活著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處。—腓立比書1章21節

在1940年代日本侵華時期,華理士(William Wallace)醫師到中國梧州從事醫療宣教。當時,他是思達醫院的負責人,為了避免步兵不定時的攻擊,他要求醫院將他的醫療設備搬上駁船,成為往返河面的行動醫院,繼續救治民眾。

華理士醫師最喜愛的經文是腓立比書1章21節,在緊急危難的時刻,這段經文提醒他活著就當為主做工,倘若他死了,也有永遠與基督同在的應許。1951年,他遭到非法囚禁,在獄中過世,他的死體現了這節經文的意義。

保羅所寫的這節經文,反映了自己因為愛主,而願意全然獻上,這也是我們這些耶穌的追隨者當努力追求的。這種愛主的心能幫助我們為了耶穌,勇敢面對試煉甚或艱難危險。我們能如此獻上自己,乃源自於聖靈的幫助和弟兄姐妹的代禱(19節)。同時這節經文也是一個應許。我們即使必須在艱困的環境中順服主,繼續服事,請不要忘了這個應許:我們的生命和服事雖然在地上走到終點,但前方等著我們的,是與耶穌同在的永恆喜樂。

但願我們能在最艱難的時刻,立定心志今世與基督同行,並且定睛於上帝永遠同在的應許,讓我們能靠著上帝的愛,以生命和言行為別人帶來祝福。

 

為上帝付出的犧牲,是展現主愛的好時機。
親愛的天父,求祢幫助我成為一個甘心服事的僕人,
剛強之時如此,軟弱之時亦然。

作者: 紀藍迪 | 其他作者

 

祂手緊握

祂手緊握

我乃是竭力追求,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。—腓立比書3章12節

當我們準備和孩童一起越過繁忙的街道時,我們會伸出手對孩童說:「緊握我的手。」他們就會緊緊地抓住我們的手。但我們絕不會只由得他們握著,我們的手也會緊握他們的手以確保他們安全。所以,保羅才會堅持是「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」(腓立比書3章12節),或者可以更準確地說,是「基督耶穌緊握著我的手」!

有一件事是肯定的:耶穌緊握著我們的大能保守了我們的安全,而非靠我們自己緊抓住上帝。沒有人能將我們從祂的手中奪去,魔鬼不能,甚至連我們自己也不能。我們一旦在祂手中,祂就不會把手放開。

我們有這個確據,因為經上說:「我又賜給他們永生,他們永不滅亡,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。我父把羊賜給我,祂比萬有都大,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。」(約翰福音10章28-29節)

這是個雙重保障:我們的天父和救主各站一邊,將我們緊緊抓住。那握緊我們的手,是創造高山與海洋,把星宿鋪張在穹蒼的大手。無論在今生或永生,沒有什麼「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。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」。

 

上帝不僅拯救,祂也保守看顧。
天父,我感謝祢。
因著愛,祢伸出了釘痕的手,握住了我的手。
我的一生有祢右手的指引。
深信祢將緊握住我,保守我平安直到末了。

作者: 羅大衛 | 其他作者

 

蒙福的生命

蒙福的生命

你們要常在我裡面,我也常在你們裡面。—約翰福音15章4節

每當瑞希 • 曼千達(Rishi Manchanda)醫生詢問他的病人:「你住在哪裡?」他想知道的其實不只是地址。他觀察到,來看診的病人大多居住在衛生條件極差的環境。黴菌、鼠疫、各種毒素都會讓人生病。為此,曼千達醫生開始倡導他所謂的「上游醫護人員」,這些人不僅提供緊急醫療照護,更與病患和社區合作,從源頭開始為健康把關。

在耶穌行了神蹟,醫治了前來求助的人們之後(馬太福音4章23-24節),祂還引導他們看見身體與物質生活以外的需求。祂的登山寶訓所帶給人們的,已超越了醫治的神蹟(5章1-12節)。祂七次提到反映蒙福生命的心態,這種生命以嶄新的眼光看待事物,並擁有領受屬靈福氣的應許(3-9節)。另外,祂也稱那些遭受無情逼迫,卻在祂裡面找到盼望與歸宿的人為有福(10-12節)

耶穌的話語不禁讓我思想:我又是「住在哪裡」呢?我是否意識到自己所需要的,是遠超過眼前的身體與物質需求呢?在追求神蹟的同時,我是否渴望成為一個有福的人,如同耶穌所說,能夠虛心、哀慟、飢渴慕義、憐恤人並使人和睦呢?

 

得著屬靈的福氣勝過身體得醫治。
天父,求祢讓我們能超越自身的痛苦,
感受到祢的憐憫。讓我們不再專顧自己,
而是藉由基督找到新的觀點和健康的泉源。

作者: 狄馬汀 | 其他作者

 

同有一主

同有一主

就如身子是一個,卻有許多肢體;而且肢體雖多,仍是一個身子。基督也是這樣。—哥林多前書12章12節

玉米,又稱作玉蜀黍,是我家鄉墨西哥主要的糧食作物。玉米的種類繁多,有黃色、棕色、紅色或黑色,甚至還有美麗的混色玉米。然而住在都市裡的人多半不吃混色玉米。身兼餐廳老闆和研究人員的阿瑪多 • 拉米瑞茲(Amado Ramírez)表示,這是因為民眾認為單一顏色代表品質好。但事實上,混色玉米的味道極佳,而且還可做成非常美味的墨西哥玉米餅。

比起單色玉米,基督的教會更像是一根混色玉米。使徒保羅用身體來形容教會,即使我們都同屬於一個身體、同一位上帝,但每一個人卻領受不同的恩賜。如保羅所說:「職事也有分別,主卻是一位。功用也有分別,上帝卻是一位,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」(哥林多前書12章5-6節)。我們因彼此的差異而互相幫助,顯明了上帝的仁慈慷慨和創造的大能。

我們接納彼此的差異,也要在信仰和目標上追求合一。的確,每個人的能力和背景都有所不同,或說不同的語言,或來自不同的國家。但我們同有一位奇妙的上帝,一位樂見豐富多元的創造主。

 

我們需要彼此,好滿足上帝呼召我們的目的。
親愛的天父,求祢幫助我們力求合一、
彼此尊重,並能重視彼此間不同的恩賜和才能。

作者: 歐凱拉 | 其他作者

進深閱讀,提升屬靈視野:

一起發光

作者在本書中清晰、確鑿地描寫了基督徒社群生活的樣貌,分享如何在生活、服事、見證,還有一切行事為人上反映出福音真諦,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操練合乎聖經原則的社群生活。

點擊閱讀

 

 

未完成的作品

未完成的作品

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感謝上帝!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。—羅馬書7章24-25節

藝術巨擘米開朗基羅逝世後留下了多件未完成的作品,但其中有四座雕像,卻是蓄意為之,那是《濃髯的奴隸》、《奴隸阿塔拉斯》、《覺醒的奴隸》和《年輕的奴隸》。這四座看似未完成的奴隸雕像,其實是米開朗基羅刻意呈現的意境,突顯出永無止境的奴役束縛。

米開朗基羅並不以鎖鍊來表達禁錮綑綁的形象,而是直接從大理石塊中刻鑿出雕像的身軀,並且讓這些身軀深陷石塊之中。這幾座雕像呈現出極力掙扎,卻永遠不得釋放的形態。

我能深切感受這四座奴隸雕像的困境,宛如看到自己在罪中掙扎。縱然奮力掙脫,卻仍被罪惡綑綁,並「把我擄去,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」(羅馬書7章23節),無論我再怎麼努力,都無法改變自己。但感謝上帝,你我都不會像那未完成的作品一樣受困。雖然我們必須等到回天家的那一日,才能在上帝手中成為完全,但現在若我們願意讓聖靈在生命中動工,祂就會改變我們。因為上帝應許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,必成全這工(腓立比書1章6節)

 

祂是陶匠,我們是泥土。
上帝,感謝祢,讓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,
脫離罪的轄制,成為新造的人。

作者: 畢愛敏 | 其他作者

進深閱讀,提升屬靈視野:

煉我越精

在這紛亂墮落的世界裡,困難、試煉隨處可遇。我們預備了7篇的精選靈命日糧文章,盼望藉此能幫助大家在試煉中抓緊上帝,信心得以成長。

點擊閱讀

 

 

完美創造

完美創造

我要稱謝你,因我受造奇妙可畏。—詩篇139篇14節

小時候,身邊的人經常會問我:「你為什麼會這麼笨?」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激勵我做得更好。直到我進入青少年時期,我才發現這句話對我的影響有多深。那時,只要聽見後面有人說:「笨!」我就會立刻回頭看,以為他說的是我。

認識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,讓我了解到,上帝按著祂的形象造了我(創世記1章27節)。我並不笨,因我的受造奇妙可畏(詩篇139篇14節)。上帝宣告祂所造的一切都很好(創世記1章31節),而詩篇也提醒我們是「巧妙的受造」(詩篇139篇15節)

詩人大衛描繪上帝是如何深切地了解我們每一個人:「耶和華啊,祢已經鑒察我、認識我。我坐下,我起來,祢都曉得,祢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;我行路,我躺臥,祢都細察,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。」(詩篇139篇1-3節)

我們不僅是奇妙地受造,更因耶穌基督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,我們也奇妙地跟上帝重建關係。「若有人在基督裡,他就是新造的人……一切都是出於上帝,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。」(哥林多後書5章17-18節)

 

每個人都是上帝獨一無二的、愛的設計。
上帝按祂形象造人,
祂以塵土造人身體;
並賜在基督裡的人,
可重生得永恆生命。-Hess

作者: 李慶良 | 其他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