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上帝的愛和看顧

上帝的傑作

儘管神經科學界在理解大腦如何運作方面,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,但科學家們承認,目前對大腦的瞭解仍處於早期階段。雖然,他們瞭解大腦的構造、某些方面的功能,以及哪些區塊會對環境做出回應、接收感官刺激、產生動作和控制情緒,但是他們尚未明白,這些區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行為、感知與記憶。上帝極其複雜的傑作──人類──仍有許多難解之謎。

上帝愛我們

或許你會覺得,臉書上豎起大拇指的點讚符號似乎一直伴隨著我們。其實這個表示肯定或喜歡的符號,是在2009年左右才出現的。

愛的管教

蘇格蘭作家喬治·麥克唐納(George MacDonald)在他所著的一本寓言故事書(The Wise Woman)中,講述兩名女孩因自私自利而害人害己。直到一位滿有智慧的婦人讓她們經歷重重考驗,幫助她們再次變得「可愛」。

昔在今在的上帝

想當年我在奧勒岡州小鎮成家立業,而如今我們離開小鎮多年。我們曾在那裡留下美好的回憶,最近舊地重遊讓我想起許多已淡忘的事物,如女兒的足球比賽、我們的老家、教會的聚會和朋友的墨西哥餐廳。這個小鎮雖有一些改變,但仍保持舊有熟悉的樣貌,使我渴望再次回來造訪。

可靠的造物主

在英國小說家瑪麗‧雪萊所著的《科學怪人》中,「怪物」一角廣為人知,這個虛擬人物引發我們許多的想像。但許多熱愛這本小說的忠實讀者都知道,實際上,雪萊是將創造出「怪物」的瘋狂科學家維克多·法蘭克斯坦(Victor Frankenstein)描繪成真正的怪物。維克多在創造這個富有智慧的生物後,拒絕給予「怪物」任何指導、陪伴或幸福的希望,這顯然會使「怪物」陷入絕望和憤怒。「怪物」質問維克多,並且哀嘆道:「你是我的創造者,你可以任意把我撕成碎片,然後高奏凱歌。」

無法超越的愛

我兒子沙維爾現已長大成人。記得他在上幼稚園的時候,有一天,他張開雙臂對我說:「我愛妳這麼多。」我便張開自己較長的雙臂說:「我愛你這麼多。」他不服氣地插著腰說:「是我先愛妳的。」我搖搖頭說:「當上帝最初將你放在我肚子裡的時候,我就愛你了。」沙維爾睜大眼睛,說:「妳贏了。」我說:「我們倆都贏了,因為耶穌先愛我們。」

上帝幫助我

我的朋友雷利即將迎來他八十五歲的生日!自從三十五年前我第一次與他交談以來,他一直使我得到激勵和啟發。最近他告訴我,他在退休後,完成了一本書的手稿,還開始了另一項事工計劃,我很好奇,但卻不感到意外。

上帝溫柔的愛

在2017年,一段視頻引起了國際關注,因它捕捉到了父親對孩子的愛。視頻顯示一名兩個月大的嬰兒因接受常規疫苗接種而哭鬧,他的父親如何親切地安撫他。當護士完成疫苗注射後,那位父親溫柔地抱起兒子,讓他貼近自己的臉頰,僅短短幾秒,他兒子就停止了哭泣。的確,實在沒有什麼比慈愛父母的關愛,更讓人安心了。

在上帝的膀臂中

牙醫使用鑽牙機時所發出的聲響,把5歲的莎莎嚇得從診療椅上一躍而起,並且拒絕再坐回去。醫生理解地點點頭,隨即就對莎莎的爸爸捷森說:「請你坐在診療椅上。」捷森以為這是要示範給女兒看這多麼容易,馬上坐了上去。但是接下來,醫生轉頭跟莎莎說:「現在妳可以爬上去,躺在爸爸身上哦!」爸爸穩固的膀臂把莎莎摟在懷裡,使她全然放鬆,牙醫才能繼續進行治療。

上帝是避難所

在2019年上映的精彩電影《小婦人》(Little Women,台灣譯名《她們》),讓我重溫了我這本已經破舊的小說,尤其是睿智溫柔的母親馬區太太所說的那些安慰人的話,特別令人回味。小說裡描述她堅定不移的信心最吸引我,而這信心促使她對女兒們說了許多鼓勵的話。有一句話最深得我心,她說:「苦難與試探……也許很多,但如果你學習去感受天父的能力與溫柔憐憫,你便可以克服與勝過一切。」

住在上帝裡面

一天傍晚,我在小區的一個建築工地附近慢跑,一隻又髒又瘦的小貓哀怨地朝著我喵喵叫,過後還尾隨我回家。這隻原本髒瘦的小貓,現在已成為我家的寵兒米奇,一隻健康帥氣的成年貓,在我們家過著舒適的生活,並深受我們一家人的疼愛。每當我回到當初找到米奇的那條馬路上慢跑時,都會想道:上帝啊,謝謝祢讓米奇不必露宿街頭。牠現在不但有地方住,而且還有個溫暖的家!

恩福的源頭

在1919年1月15日,美國波士頓某間公司的一座巨型糖蜜儲存槽發生大爆炸,超過870萬公升的糖蜜傾洩而出,形成約4公尺高的糖蜜浪潮,以超過56公里的時速沖向街道,摧毀了鐵路和多棟建築物,並造成多人死傷,以及大量馬匹和動物死亡。這原本看似毫無殺傷力的糖蜜,在那天卻成為致命的災難,導致21人喪生,超過150人受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