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和解

卸下重擔

在大學時期,我修讀了一學期莎士比亞的文學創作。這門課程需要一本厚重的教科書,裡面完整地收錄了莎士比亞所有的作品。這本書有好幾公斤重,而每次我都得背上好幾個小時。背著這樣的重擔走來走去,令我腰酸背痛,甚至把我書包上的金屬扣給弄斷了!

寬厚的愛

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威廉·麥克雷文(William McRaven)出身自海豹部隊。他在某個畢業典禮上致詞,談及每天整理床鋪,典禮影片的瀏覽量高達一億次。但他也曾分享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功課。麥克雷文悲傷地承認,他們在一次中東軍事行動中,誤殺了一個無辜家庭的數名成員。他認為那個家庭應得到真誠的道歉,因此他勇敢地向那位傷心的父親請求原諒。

認罪

有個人的工作很特別,人們會在臨終前雇用他在自己的葬禮上,向眾人吐露生前從未公開的秘密。這個人會打斷悼詞,當主領喪禮的人制止他時,這個人會要求他們坐下。他曾站在講台上,講述逝者中了樂透彩券但卻沒有告訴任何人,而且幾十年來都假裝成一位成功的商人。這個人也曾有幾次受僱,向逝者的配偶坦承逝者生前如何對婚姻不忠。可能有人會質疑,不知這樣的行為是另有所圖,還是出於善意。但無論如何,人們顯然渴望自己過去所犯的罪能得到赦免。

基督的恩慈

恩慈或報復?在美國少年棒球聯盟地區錦標賽中,球員艾賽亞被投手的一個暴投擊中了頭部。他隨即抱頭倒地,幸好有頭盔的保護,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。當比賽重新開始的時候,他察覺到這名投手因剛才的失誤而顫抖不安。在那一刻,艾賽亞做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,以致這段視頻在網路上瘋傳:艾賽亞走向投手,給他一個溫馨的擁抱,確保投手知道他並不介意。在這可能會導致紛爭的處境下,艾賽亞選擇以恩慈待人。

真切的呼求

嬰兒的哭聲可說是一種信號,表示他累了或餓了,不是嗎?根據美國布朗大學醫療團隊的研究顯示,新生兒哭聲的細微差異,也能顯示出身體的其他問題。這個醫療團隊設計了一個電腦程式,可以測量嬰兒哭聲的音高、音量,以及清晰度等因素,以確定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是否有些異常。

愛的警戒

在2010年,印尼群島的蘇門答臘島遭海嘯侵襲,超過四百人罹難。然而,如果當時海嘯預警系統運作正常,人們得到警戒,就可避免造成傷亡,或是將傷害降至最低。在海嘯發生之前,偵測海嘯的感測器網絡(浮標)早就掉落飄走了。

修復關係

我和姐姐在年少時經常吵架,但其中一次的衝突卻特別令我難忘。記得那時,我們大聲用一些難聽的話互相謾罵之後,姐姐還說了一些在當時我覺得不可原諒的話。祖母看到我們之間的敵意加劇,水火不容,便提醒我們應當彼此相愛,她說:「這輩子上帝就給妳們這麼一位親姐妹,妳們對彼此要寬容些。」後來,在我們懇求上帝讓我們的心能充滿愛和體諒時,上帝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給對方所帶來的傷害,使我們最後能互相饒恕。

好牧人

華倫牧師聽說教會有位弟兄拋棄了妻子和家庭,便祈求上帝幫助他能巧遇那位弟兄,可以和他談一談。結果,他真的遇到了!當華倫牧師走進一間餐廳,就看見那位弟兄坐在不遠處的座位。於是他上前詢問:「你不介意讓一個肚子餓的人與你同座吧?」很快地,他們開始深入交談並一同禱告。

警告聲

你曾經靠近響尾蛇嗎?如果有,那你可能會注意到,當你越靠近這種毒蛇時,其尾巴發出的沙沙響聲就會越劇烈、越大聲。根據科學期刊《當代生物學》的研究顯示,響尾蛇感到威脅迫近時,的確會增加尾部響環的震動頻率。這種「高頻模式」會讓人產生錯覺,以為牠們離我們很近,但實際上並非如此。正如一位研究人員所說:「聽者對距離的誤判⋯⋯可以產生一定的安全距離。」

不分裂的家

在1858年6月16日,亞伯拉罕‧林肯以伊利諾州共和黨新提名參議院候選人的身分,發表了著名的演說《自相分爭之家》,特別提到了美國不同派系之間因奴隸制度而產生的緊張關係。這番言論在敵友雙方陣營都掀起了波瀾。在演說中,林肯引用了耶穌在馬太福音12章25節所說的話,提到一個自相分爭的家必站立不住。林肯會使用這個比喻,是因為它不但廣為人知且淺顯易懂,可以打進聽眾的內心,讓他們意識到國家當前的危機。

謙讓的心

在蘇斯博士(Dr. Seuss)寫的一個離奇故事裡,講到「北行的薩克斯人與南行的薩克斯人」要穿過普拉克斯的大草原。兩人正面相遇,卻沒有一方要讓路。第一個薩克斯人氣憤地誓言,就算讓整個世界都動不了,仍要堅持下去。當他們爭得面紅耳赤時,世界卻繼續運行並繞過他們建了高速公路。

拆毀藩籬

每個週二,我都會到「中途之家」探訪瑪麗,那是一所協助前囚犯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構。瑪麗的經歷和我們截然不同,她剛出獄,正在戒癮,與兒子分離。你或許會說,她是社會邊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