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降禮物
有一則古老的故事說,有個名叫尼古拉斯的人(生於公元270年)聽說有位貧窮的父親,無法養活三個女兒,更無力承擔女兒們將來結婚的費用。尼古拉斯想要暗中幫助這位父親,於是就從這戶人家敞開的窗戶外,將一袋金子丟進去,剛好掉進晾在壁爐上的一隻襪子(或鞋子)裡。這個人就是眾所周知的聖尼古拉斯,也就是聖誕老人的起源。
分享披薩
史平今年62歲,是一名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。為了避開寒冬,他前往氣候溫暖怡人之地,因為那裡一整年都能在戶外過夜。一天傍晚,他正在擺攤販售自己手繪的藝術品,希望能攢點錢。有位年輕女士走過來,給了史平幾片披薩,他感激地收下。過後,他將食物與另外一名飢腸轆轆的遊民分享。很快地,那位年輕女士看到史平慷慨與他人分享的舉動,又給史平端來另一盤披薩。
為你預備
像其他城市一樣,在巴黎郊區也有許多居民對社區中無家可歸的遊民伸出援手。他們將衣物放在防水袋,掛在特定的欄杆上,讓遊民按照自己的需要取用。防水袋上清楚標明:「我不是丟失的物品,而是為你預備,免得你受凍!」這不僅讓那些露宿街頭的人得到溫暖,更能讓居民瞭解幫助社區中困苦人的重要性。
寬容或權益
朋友阿奇旅行回來後,發現鄰居建了一道木籬笆,越過他家的地界約1.5公尺。阿奇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,試著跟鄰居商議拆除籬笆。但即便他提出要幫忙拆除,或分擔拆除的費用,都徒勞無功。阿奇原本可以提出民事訴訟,但他選擇放棄這個權利,讓籬笆繼續留在原地,藉此向他的鄰居展現上帝的寬容。
無私的奉獻
我兒子小維六歲的時候,一個朋友帶她的小孩來我們家玩。我看到小維慷慨地送小朋友玩具,感到很高興。直到他想把一個毛絨動物送給對方,我才有點不太樂意。那是我丈夫跑遍不同城市,好不容易才找到的。我朋友知道這玩具得來不易,便禮貌地拒絕。然而,小維卻把禮物放在她孩子的手中,並說:「我爸爸給我很多玩具,可以跟小朋友分享。」
不夠?
從教會返家的途中,女兒坐在後座享用她的小魚餅乾,兩個兒子則一直要求她與他們分享。我看到女兒緊抓著點心不放,忍不住問女兒說:「今天你們在主日學做些什麼?」她告訴我,大家一起弄了一籃的麵包和烤魚,因為有一個小男孩獻給耶穌五個餅兩條魚,耶穌用這些餅和魚餵飽五千多人(約翰福音6章1-13節) 。
付出關懷
約翰·牛頓(John Newton)曾寫道:「如果我在回家的路上,遇到一個小孩,把一分錢弄丟了,我會給他一分錢,使他不再哭泣。或許,我樂意做更偉大的事,但我不會因善小而不為。」
樂於給予
一位牧師生動地詮釋了「傾囊相助」的真諦。他在教會講台上向會眾發出了一個挑戰,說道:「如果我們將身上的大衣脫下來,送給有需要的人,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?」話一說完,牧師便將自己的外套放在禮拜堂的正前方,接著許多人也紛紛仿效。當時正值隆冬,那一天這些人在回家的路上,可能就沒有那麼舒適了。但是他們的捐贈,對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而言,冬天會多了點溫暖。
關愛他人
華利好友的兒子八歲的時候,就告訴華利:「我愛耶穌,將來我要到海外宣教,服事上帝。」在接下來的十多年,華利看著小男孩成長,為他禱告。當這位年輕人決定去西非的馬利宣教時,華利告訴他:「太好了!我終於看到這一天了。當你小時候告訴我你的理想時,我便開始為你投資儲蓄,為要等待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。」華利願意關心他人,也希望更多人聽到上帝的福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