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盼望

幫助我的不信!

「我的信心在哪裡?我內心深處只有空虛與黑暗。⋯⋯如果真有上帝,請赦免我。」

最大的安慰

多年前,我們全家去四角落(Four Corners)遊玩,那是美國唯一的四個州邊界的交會點。我丈夫站在標有亞利桑那州的一角,大兒子跳進猶他州的角落,小兒子沙維爾牽著我的手,一起踏入科羅拉多州的角落。當我走到新墨西哥州那一角時,沙維爾說:「媽媽,妳怎能撇下我,把我丟在這裡!」我們雖在一起卻又彼此相隔,四個不同的州都能聽見我們的笑聲。現在兒子們都長大了,不在身邊,我對上帝的應許有更深的體會,無論祂的兒女在何方,祂都必陪伴在他們身邊。

多麼的微小

紐約中央車站的耳語廊是一個能遠離熱鬧喧囂,享受輕聲說話的獨特空間。這個特別的地方有極好的傳聲效果,讓人們可以在9公尺的距離內輕聲交談。當一個人站在花崗岩拱門底下對著牆壁輕聲說話時,聲波就會向上傳,沿著拱形的石牆,到達另一側聽眾的耳中。

寶貴的結果

三年來,每當孩子們下午放學回家,科琳都會戴不同的面具或裝扮成不同的角色,在孩子們下車的地方迎接他們。校車上的每個人看到她都很開心,包括司機。他說﹕「她給校車上的孩子們帶來很多歡樂,實在太棒了。我很喜歡。」科琳的孩子們也非常同意。

反映耶穌的光

在我與母親發生衝突之後,她終於願意跟我見面了。我們相約碰面的地點,距離我家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。當我到達的時候,卻發現她早就離開了。我憤怒地寫了一則短信打算發給她,但在那時候,我感覺上帝提醒我要以愛去回應,於是我修改了原本的短信。我母親讀到這經過修改的短信後,打電話給我說:「妳跟以前不一樣了。」上帝使用我的短信,讓我母親開始想要認識耶穌,最終接受耶穌成為她個人的救主。

盼望之錨

在六年級的主日學班級,我給學生看了一張照片,照片上是一群人睡在昏暗的小巷裡,身上只蓋著硬紙板。我問大家:「他們需要什麼?」有人說需要食物;有人說需要錢。一個男孩想了想,說:「一個安全的地方。」然後,一個女孩大聲地說:「盼望。」

你有選擇

在好友過世幾週之後,我與她的母親交談。原本我不太敢問她過得好不好,因我認為這樣問並不恰當,畢竟她還處於悲慟之中。但我放下心中的顧慮,只是問她是如何撐過來的。她回答說:「因為我選擇了喜樂。」

準備好了

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期間,許多人承受喪親之痛。2020年11月27日,我們家也失去一位親人,我95歲的母親碧·克勞德(Bee Crowder)與世長辭。她雖並非死於新冠病毒,但我們家就跟別人家一樣,無法聚在一起為母親致哀、緬懷她的一生,也無法彼此安慰。但我們用別的方式,讚揚她慈愛的影響力。她生前堅稱若上帝召她回天家,她已準備好了,甚至渴盼盡快前往,這帶給我們莫大的安慰。這種滿有把握的盼望,在母親的生命中明顯可見,在她面對死亡時也是如此。

每個哀傷

十九世紀美國詩人艾蜜莉.狄金生(Emily Dickinson)寫了一首關於哀傷的詩歌﹕「對於看到的每個哀傷,我瞇著眼睛探究衡量;看是否像我的一樣悲涼,或是有的沒那麼難擔。」詩歌反映了人們以獨特的方式,背負他們人生中各樣的傷痛。狄金生在詩歌的結尾,提到她找到了唯一的安慰。她看到在各各他那「釘痕的安慰」,看到自己的傷口反映在救主身上,她總結﹕「帶著猜測和迷茫,祂身上的創傷,有些竟和我的如此相像。」

哀傷中的盼望

睿祈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,為身邊所有的人帶來歡樂。可惜她在五歲那一年,不幸死於一種急性的罕見疾病。睿祈的猝逝讓她的父母勤達和恬恬,以及所有認識他們的人都感到震驚。我們這些恬恬的同事都與他們同感哀傷。

超越後果的盼望

你可曾在憤怒中做過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呢?在我兒子對抗毒癮的那段時間,我曾因他選擇吸毒而對他說了一些苛刻的話。但我的憤怒只讓他更加挫敗。還好後來他遇到一些基督徒,鼓勵他愛惜生命,持守盼望,使他逐漸擺脫毒癮。

現在全空了

我們幾兄弟和其他家人花了一天的時間,合力把爸媽的物品從我們童年的住家搬出來。那天下午稍晚,我們回去載最後一些物品,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待在這個房子裡,便在後院拍了合照。我一直強忍著淚水,當母親轉頭對我說:「現在全空了!」我不禁瞬間淚崩。這個承載了54年回憶的房子現在已人去樓空,我真不敢再多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