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  |  靈命日糧

與上帝同行

多年來,健康專家一直強調跑步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。但最近的科學研究顯示,每天步行也有益於身體健康。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指出:「每天步行至少八千步的成年人,與每天只步行四千步的成年人相比,在接下來的十年裡,死亡風險更低。」走路顯然對我們有益處。

瞭解真相

美國作家朱莉婭·加利夫(Julia Galef)認真思考,為什麼人們往往相信自己是對的,即使事實並非如此。她認為這與「士兵心態」有關,即我們會專注於捍衛自己已經相信的事物,抵禦我們認為的威脅。朱莉婭認為,更有益的心態是「偵察兵的心態」,偵察兵著重的不是消除威脅,而是探知完整的真相。他們會儘可能誠實、準確地瞭解真相,即使真相是醜惡的,會造成不便或令人不快。擁有這種觀點的人能心存謙卑,持續提升判斷力。

上帝會干預

依琳是個工作勤奮的員工,總是善盡職責。但她卻被指控行為不誠實,被停職接受調查。她很想辭職表示抗議,但有人建議她靜候調查結果,說:「辭職就表示妳做賊心虛。」於是依琳留下來,祈求上帝為她伸張正義。果然,幾個月後,她被證明是清白的。

驢子說話

若是你能聽懂家中愛犬在說些什麼,會怎麼樣呢?新的科技利用「犬吠」識別技術,來確定狗兒吠叫所傳達的情緒。這款高科技項圈,從超過一萬種吠叫聲的資料庫中,分析及辨識狗兒的感受。雖然這種項圈無法將吠叫聲轉換成人類的語言,但卻能大大促進了主人對愛犬的理解。

不受迷惑

在1817年4月,有人發現一個迷路的年輕女子身穿奇裝異服,說著晦澀難懂的語言,在英國英格蘭西南部的格洛斯特郡四處遊蕩。那時,有關當局認為她是個乞丐,便將她關進監獄。但是,她卻說服了逮捕她的人,使他們相信她是來自印度洋海域爪哇島的卡拉布公主。整個社區的人都因她的皇族身分而對她特別禮遇,長達十週之久。直到一個寄宿處的管家揭露她的真實身分,眾人才知道她其實是個名叫瑪麗•維卡斯的女僕。

比生命更好

在經歷了一次未預料到的舊疾復發後,我跟著丈夫及其他人參加一個在山區舉辦的退修會。我費力地走上通往山頂小教堂的木板階梯,獨自在黑暗中停下腳步,坐在一個碎裂的台階上休息。當小教堂的音樂響起時,我低聲呼求:「主啊,幫助我。」我繼續緩步向前,直到踏進那間小教堂。我喘著氣,忍受著疼痛,感謝上帝聽見我們在曠野的求助聲!

聾人的心

蕾莎為了增進手語技巧,融入了聾人的群體當中,她很快就發現了他們面臨的各種問題。他們經常很尷尬地被聽力正常的人忽視;人們要求他們能正確無誤地讀唇語;在工作的升遷上經常被遺忘。除此之外,大多數的公共活動也沒有手語翻譯。

親眼看見

多年前,肯尼因對上帝失去信心而離開教會,如今他重回教會,站在會眾面前,分享自己如何重拾信心。他告訴大家,上帝讓他看見了受造物的美麗與精巧的設計,藉此感動了他的心。肯尼見證了上帝的普遍啟示,看見上帝藉著受造萬物彰顯了自己,使他再次對上帝心存敬畏。現在,他憑著信心接受聖經中特殊啟示的智慧。在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之後,肯尼踏進教會前方的受浸池中,而他身為牧師的父親眼中含著歡喜的淚水,憑著肯尼對耶穌的信心為他施洗。

小伯利恆

腓力.布魯克斯(Phillips Brooks)在造訪伯利恆後,寫下了眾人喜愛的聖誕頌歌《小伯利恆》。這位在美國牧會的牧師因聖地的經歷而深受感動,因此給他主日學的學生們寫了這一段話:「我記得⋯⋯在平安夜,我站在伯利恆的一間古老教堂裡,靠近耶穌降生的地方。當整座教堂一個又一個小時地迴盪著頌讚上帝的美妙詩歌時,我彷彿一次又一次聽見你們那非常熟悉的聲音,彼此訴說救主降生的奇妙夜晚。」

無所不知

上帝是無所不知的。然而,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,美國國家安全局透過我們的智慧型手機數據,也對我們瞭若指掌。每個擁有手機的人都會產生「詮釋資料」(metadata),留下數位軌跡。雖然每個單獨的零碎數據似乎微不足道,但被整合分析之後,就會變成史上一個最強大的調查工具。透過追蹤這些詮釋資料,調查人員可以精準定位我們去過哪裡,或明確指出某時某刻我們身在某處。

歸還上帝

有一年,我們教會的領袖邀請大家在固定每週的奉獻之外,再為興建一棟新的體育館奉獻,這個室內運動空間可用來服務我們社區中的家庭。經過禱告,也考慮到我因身體障礙而需要的醫療費用後,我詢問丈夫:「你確定我們有辦法這樣做嗎?」他點點頭,說:「我們只是把原本就屬於上帝的歸還給祂,祂必定會供應我們的一切需要。」上帝確實如此!如今十多年過去了,我們教會仍然在那個體育館,藉著服事人來事奉耶穌。

對未知的恐懼

新年第一天凌晨三點,恐懼使我從睡夢中驚醒。未來一年的各種重擔壓得我喘不過氣,也使我焦慮不安。家人罹患重症早已讓我疲憊不堪,而現在我一想到未來就膽戰心驚。我不禁懷疑,還會發生更多不幸的事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