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求上帝
美國神學家羅素·摩爾(Dr. Russell Moore)在他所寫的《領養新生》(Adopted for Life)一書中,描述他與家人去孤兒院領養孩子的過程。當他們走進孤兒院時,感受到可怕的寂靜。嬰兒床裡的嬰孩都沒有發出哭聲,並不是因為這些嬰孩沒有任何需求,而是他們知道就算哭了,也沒有人關心。
上帝的光
當伊蓮被診斷為癌症末期時,她與丈夫查克都知道,不久後伊蓮就要回歸天家,永遠與耶穌同在。他們夫妻倆都很珍視在詩篇23篇裡上帝的應許,知道他們在面對54年婚姻中最幽暗、最艱險的深谷時,上帝會與他們同在。伊蓮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相信了耶穌,她也準備好去朝見這位救主,這個事實讓他們充滿盼望。
哀傷中的盼望
睿祈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,為身邊所有的人帶來歡樂。可惜她在五歲那一年,不幸死於一種急性的罕見疾病。睿祈的猝逝讓她的父母勤達和恬恬,以及所有認識他們的人都感到震驚。我們這些恬恬的同事都與他們同感哀傷。
悲傷與喜樂
安琪拉一家悲痛欲絕,因他們在短短四週內失去了三個親人,其中一個是她們的姪子馬森。馬森猝死之後,安琪拉和其他的姐妹們在廚房的餐桌旁坐了三天,期間她們只出門去買骨灰甕、拿外賣及出席喪禮。她們因馬森去世而悲傷哭泣,但最小的妹妹腹中胎兒的超音波照片,也讓她們為新生命而歡欣鼓舞。
哀傷與感謝
在母親過世之後,她的一位癌症病友一邊啜泣,一邊對我說:「你母親對我非常好,我很難過,沒想到她竟然比我先走一步。」
可靠的愛
我傷心、自責、憤怒、困惑,百感交集地自問:為什麼我老是想起這件事?
並非如此
一名男子追悼他英年早逝的朋友時說:「多麼希望結果並非如此!」這話道出人類亙古的哀痛。死亡令人震驚、受創。我們承受錐心之痛,想要挽回那不可能逆轉的結果。
永是天父
當修奇和明麗忍痛讓他們唯一的孩子回天家後,就碰上此後不知如何自稱的難題,因為沒有一個專用詞語可用來稱呼失去兒女的父母。例如,妻子失去丈夫,稱為寡婦;丈夫失去妻子,稱為鰥夫;沒有父母的孩子,稱為孤兒。但失去兒女的父母,卻沒有一個稱呼可以定義這種錐心之痛。
同經幽谷
英國廢奴運動領袖威廉.威伯福斯(William Wilberforce)的伯母哈拿.威伯福斯臨終前寫了一封信,信中提到她曾聽過關於基督徒離世的事:「一個奔赴榮耀美地的人是有福的,因他正與所深愛且未曾見過的耶穌同在。我的心為此雀躍不已。」接著,她說:「我的狀況時好時壞,但耶穌卻始終美善,祂一直恩待我。」
憂傷卻有盼望
計程車司機載我們前往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途中,跟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。他15歲時,為逃離戰爭與壓迫獨自來到英國。如今,11年過去了,他成家立業、養活妻小,若是在他的家鄉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。雖然如此,他還是為了必須與雙親及手足分離而感到悲痛。他說,這段艱辛旅程,若是無法與親人重聚,就不算圓滿。
哀嘆無妨
我雙膝跪下,淚流滿面,向上帝哭訴說:「上帝啊,祢為什麼沒有看顧我?」那是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,我被解雇將近一個月,但申報失業證明卻出了問題,使我沒有收到失業補助,而美國政府承諾的紓困津貼也遲遲未至。在我內心深處,我知道上帝能解決一切困境,也相信祂真的愛我,並會看顧我。但在那一刻,我卻覺得祂棄我於不顧。
困境與憐憫
在詹姆斯·巴利(James Barrie)六歲時,他哥哥大衛就在一次滑冰事故中不幸喪生。那是大衛十四歲生日的前夕。隨後幾年,詹姆斯盡最大的努力撫慰母親瑪格麗特。瑪格麗特雖深切悲傷,但有時會安慰自己,大兒子永遠不必面對成長後的挑戰。數十年後,詹姆斯藉由母親的想法,憑著豐富的想像力,創造出深受喜愛的兒童故事人物──不會長大的男孩彼得潘(Peter Pan)。就像一朵花從水泥路面破土而出,美好的事物也能從難以言喻的悲痛硬土中產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