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永生

婚筵

在我好友德夫17歲的女兒梅莉莎去世的前一年,我的摯友雪倫就已經過世了。她們都是因嚴重的車禍而喪生。有一晚,我夢見她們倆有說有笑地在一個大型宴會廳裡懸掛彩帶,我走進了大廳而她們沒有理睬我。那裡有個鋪著白色桌巾的長桌,桌上擺著金盤和高腳杯。我問她們,我是不是能幫忙佈置,但她們似乎沒聽到我的聲音,只專注於手邊的工作。但過了一會兒,雪倫說:「這場宴會是梅莉莎的婚筵。」

放手

安寧病房的護士告訴我:「你的父親已進入彌留狀態。」「彌留」是指臨死前最後的階段,對我而言這是個陌生的新名詞,讓我感到像是進入一條去而不返的單行道。在我父親離世前,我與妹妹雖不確定父親是否還聽得見,但我們還是坐在他的床邊,親吻他光潔的頭頂,輕聲告訴他上帝對他的應許。我們吟唱詩歌《禰信實何廣大》,又誦讀詩篇23篇。我們向他述說,我們愛他,並且謝謝他這位好父親。我們知道他渴望與耶穌相聚,便告訴他只管放心地離開。我們忍著心中的悲痛說這些話,學習放開父親的手讓他離開。幾分鐘後,我們的父親就喜樂地蒙主迎接進入永恆的家。

人生終站之後

在1968年4月3日晚上,馬丁路德·金恩博士發表了最後一篇演說《我已到達山頂》(I’ve Been to the Mountaintop)。在演說中,他暗指自己可能將不久於人世。他說:「我們眼前還有些艱苦的日子,但我現在並不在乎,因為上帝已經允許我站在山頂上,看到了應許之地。或許,我無法跟你們一起到那裡……但是今晚我很開心。我不擔心任何事;我不畏懼任何人。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主降臨的大榮光。」隔天,他就遭到暗殺了。

寶貴的離世

對於雕刻藝術家莉茲•謝珀爾(Liz Shepherd)在2018年的作品展《等候》,一名記者如此描述:「這個作品展讓我們覺得生命是彌足珍貴、脆弱和不可捉摸的。」謝珀爾在父親臨終前隨侍在側時受到了啟發,希望藉著這作品展傳達那股渴望、失落的空虛感,以及對於所愛之人離世的無力感。

已知誰獲勝

我的主管是某大學籃球隊的超級粉絲。今年這個球隊贏得了全國冠軍,有位同事就發簡訊恭賀他。其實我的主管還沒機會看這場決賽,他十分懊惱,因為還沒看比賽就已知道結果。但他也承認,等他有機會看這場球賽時,即便比賽接近尾聲時兩隊分數逼近,他也不會緊張,因為他已經知道誰獲勝!

一切都更新

我對廢車場很感興趣。我喜歡改裝車子,所以經常到我家附近的廢車場兜兜轉轉。那是一片荒涼的地方,伴隨風聲颯颯。這些報廢的車子都曾是他人心愛之物,如今有些被撞毀,有些陳舊磨損,還有些已不堪使用。我行走其間,目光總會不時地被某輛車所吸引,開始臆想這輛車「一生」的冒險經歷。彷彿是一扇通往過去的門戶,每輛車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但多數都與世人對新穎車款的渴望有關,或是難逃歲月的消磨。

看見耶穌

在一場告別式中帶領禱告時,我從講台往下看,正好瞥見一面黃銅壁飾上寫著約翰福音12章21節的話:「先生,我們想見耶穌。」我心想,這節經文實在貼切,因為我們淚中帶笑告別的這位姐妹,從她的身上我們看見了耶穌。她一生雖飽經挑戰與失望,但卻從未放棄對基督的信靠。正因為上帝的靈住在她裡面,我們才能從她身上看見耶穌。

天上的財寶

小時候,我們姐妹三人喜歡肩並肩坐在母親的大型杉木箱上。木箱裡面收藏了我們的羊毛衫,以及祖母刺繡或編織的手工藝品。我母親珍惜木箱裡的物品,所以她以杉木刺鼻的氣味,防止小蟲損壞木箱裡的這些物品。

和平家園

現今全世界的難民人數多達六千五百萬人,已創下歷史新高。由於各種衝突和迫害,使他們不得不離開家園。聯合國向各國領袖大聲疾呼,齊心協力接納難民,讓每個孩子能受教育、每個成年人能發揮所長,並讓每個家庭都有個居住的家園。

現在就擁有

有位老爺爺曾對他的孫女說:「我從人們還乘坐馬車的年代,活到了人類登陸月球的時代!」但他喟然長嘆道:「沒想到人生如此短暫,一晃幾十年便過去了!」

最棒的邀請

近來,我在電郵中收到一些邀請函,邀請我去參加「免費的」退休生活說明會、房地產及人壽保險研討會等,這些郵件皆被我立即刪除。然而,當我收到老朋友的聚會邀請函時,就趕快回覆:「是的!我會出席。」邀請+渴望=接受。

永恆的救主

世界最長壽的人瑞,傑拉琳·塔利(Jeralean Talley)於2015年6月與世長辭,享嵩壽116歲。1995年,耶路撒冷慶祝建城3000年。人活到116歲被稱人瑞,超過3000年的城市則稱為古城,然而有些樹木更加長壽。加利福尼亞州懷特山脈有一棵狐尾松,其樹齡超過4800年,它的存在比族長亞伯拉罕還早800年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