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聖經

熱愛聖經

美麗的新娘挽著她父親的手臂,準備走進教堂。但是在這之前,她13個月大的外甥會首先進場。小小的花童捧著的不是一般常見的「婚戒」,而是一本「聖經」。新娘與新郎都是愛主的基督徒,想藉此表明他們熱愛上帝的話語。這個蹣跚學步的小花童沒有太多分神,成功地走到了教堂正前方。只不過明眼人會發現,那本聖經的皮革封面上留下了小花童的齒痕。這是多麼生動的畫面,正適合說明基督徒或渴望認識耶穌的人要品嘗和咀嚼上帝的話語。

緊緊倚靠上帝

四肢癱瘓的瓊妮·厄爾克森·塔達(Joni Eareckson Tada)談到了朋友蕊卡(Rika)給予她的鼓勵。她強調蕊卡對上帝的信心堅定不移且久經考驗,而且在長期患病、身體日漸衰弱的情況下,蕊卡也培養了極大的忍耐力。蕊卡臥病在床已超過十五年,甚至無法從房間的小窗戶看見天上的月亮。但她卻沒有失去盼望,她依然信靠上帝,閱讀並查考聖經,正如瓊妮所說:「蕊卡知道如何在對抗沮喪的激戰中,站立得住。」

先知的信息

在1906年的棒球世界大賽前夕,體育記者休·富勒頓(Hugh Fullerton)對球賽作了精準的預測。他預測芝加哥小熊隊雖是奪冠熱門球隊,但只會贏得第二場比賽;第一場及第三場比賽會輸球;第四場比賽時會下雨。他每一個預測竟都準確無誤!在1919年,富勒頓做了仔細的分析之後,懷疑某些球員被賭徒賄賂,故意輸掉世界大賽。雖然公眾輿論都嘲笑他的分析,但結果再次證明他是對的。

訴說祂的故事

自創世以來,故事總是對人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,早在文字出現之前,故事就發揮了傳承知識的作用。我們都知道聽故事或看故事的樂趣,而且即刻會被「很久以前」這樣的開場白所吸引。故事的影響力不僅局限於使人獲得樂趣,當眾人一起聽故事時,大家的心跳也似乎是同步的!儘管我們每個人的心跳在一天中會有很多變化,並且可能只是湊巧與另一個人同步,但新的研究發現,當眾人一起聆聽同一個故事時,大家的心跳確實可能會有相同的節奏。

起飛

當我們參觀一艘航空母艦時,一位噴射戰鬥機飛行員解釋說,飛機需要時速56公里的風,才能從如此短的跑道上起飛。為迎向這種穩定的風,艦長要將航艦轉成逆風方向。我問道:「飛機不是要順風起飛嗎?」飛行員回答說:「不是。噴射機必須逆風而飛,而這也是唯一能起飛的方法。」

言行一致

當最小的兒子維維上幼兒園的時候,我便開始讀聖經給我兩個孩子聽。我會尋找機會進行教育,分享適用於我們情況的經文,並且鼓勵他們與我一起禱告。維維常常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牢記經文。當我們陷入困境、急需智慧時,他會脫口說出一些綻放上帝真理亮光的經文。

上帝的指南針

在二戰期間,錫曼諾夫(Waldemar Semenov)在美國一艘商船上擔任初級工程師。在距離北卡羅來納州海岸約480公里處,一艘德國潛水艇浮出水面並向該商船開火。商船被擊中後,隨即起火燃燒並開始下沉。錫曼諾夫與船員們將救生艇放到海中,靠著救生艇上的指南針駛向航道。三天後,一架巡邏的飛機發現了他們的救生艇,通知美國海軍艦艇於隔日將眾人救起。幸好有那個指南針,錫曼諾夫與其他26名船員才得以獲救。

傳述聖經

在荷蘭人家裡常見的藍白色裝飾性瓷磚,最初是在荷蘭南部的台夫特市製造的。磁磚上通常描繪了荷蘭人熟悉的的圖案:美麗的自然風光、隨處可見的風車,以及人們工作和玩耍的場景。

相信聖經

葛理翰是位著名的美國佈道家,有次提到自己曾無法相信聖經全然無誤。有天晚上,他在聖貝納迪諾山上的退修中心,獨自在月光下漫步靜思時,他雙膝跪地,將聖經擺在樹墩上,然後磕磕巴巴地禱告說:「上帝啊,聖經裡有許多事我根本無法理解!」

安度人生風暴

在1999年7月16日,小約翰·甘迺迪駕駛的小飛機墜入大西洋。調查人員判定,事故起因是一種稱為「空間迷向」的常見失誤。當飛行員由於能見度低而迷失方向,忘記依靠儀器幫助他們成功到達目的地時,就會出現這種現象。

用真理對抗謊言

我把聖經放在講臺上,看著臺下一張張熱切等著我開始分享信息的臉龐。我已為此禱告,也預備了講章。為什麼我會說不出話來呢?

比蜜更甜

在1893年10月,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人潮洶湧,當地的劇院全都暫停營業,因為劇院的業主認定所有人都會去參加世界博覽會。但佈道家德懷特·慕迪(Dwight Moody,1837-1899年)仍想按計劃舉辦佈道會,在芝加哥另一端的音樂廳裡講道與教導。當時慕迪的朋友叨雷(R. A. Torrey,1856-1928年)懷疑他能否在博覽會當天吸引人群。雖然有超過70萬人前往博覽會,然而靠著上帝的恩典,也有許多人來參加佈道會。事後叨雷總結說,眾人之所以前往,是因為慕迪熟知那本世人最渴望瞭解的書──聖經。叨雷盼望人們也像慕迪一樣喜愛聖經,全心投入並持之以恆地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