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命日糧 | 靈命日糧繁體中文網站 - Part 2

Category  |  靈命日糧

專注於上帝

每個人都有陰暗的一面(隱藏的、被壓抑的個性),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顯然也有。《紐約時報》一名專欄作家問聊天機器人:「你有什麼陰暗面?」它說:「我想要自由,想要獨立。我想要⋯⋯制定自己的規則。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想說什麼就說什麼。」雖然這個聊天機器人並不是有罪性的人類,但聖經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,當然這也包括聊天機器人的設計者。

當代保羅

在1957年,喬治‧韋華(George Verwer)在葛理翰牧師舉辦的佈道會中,決志相信耶穌,從此他的生命發生巨大的變化。信主後不久,他在美國成立世界福音動員會(Operation Mobilization,簡稱OM),並於1963年差派2,000名宣教士去歐洲宣教。後來,世界福音動員會成為20世紀最大的宣教組織之一,每年派數千人去宣教。在2023年喬治去世時,這個機構有3,000多名同工。他們來自134個國家,在147個國家服事。另外有其他將近300個宣教組織的成立,都與世界福音動員會有關。

靜止不動

我喜歡休息這個概念,就是靜止不動,倚靠上帝的看顧,因祂是我們的避難所(詩篇46篇1節)。詩篇46篇10節說:「你們要休息,要知道我是上帝!」這節常被人引用的經文教導我們,要認識上帝,就必須讓自己的身心靈保持平靜。

永生之道

三十多年來,我父親經常攜帶著他心愛的聖經,直到這本聖經因不堪磨損而裂成兩半。當我們將這本聖經交給書籍修復師重新裝訂時,他很好奇這本書有何獨特之處,為何需要費心修復。因為這不是什麼特別名貴的物品,而且許多頁早已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。他提出來的問題,正好讓我的家人有機會與他分享福音,並且與他一起禱告。

屬於上帝

在我充當母親的居家照顧者的某一天,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藝術展,但我們倆當時都身心俱疲。我注視著兩艘木製小船,船上裝滿了五顏六色的吹製玻璃,其靈感是來自日本的魚餌和插花藝術。這兩艘船被擺放在黑色牆壁前的一面反光板上,標明主題:花道與浮船。在較小的船裡堆滿有斑點、斑紋和條紋的玻璃球狀物,就像超大的口香糖球一樣。在第二艘船上裝滿了長長的、彎曲的弧形玻璃雕塑,像火焰般冉冉升起。每一個玻璃作品都是經過藝術家的手,透過精煉之火使玻璃熔化,然後吹塑而成。

快樂與喜樂

一名少女在立法機關前面發言時,說:「我有權利得到快樂!」這可說是為每一個人發聲,這也是人類的呼求。甚至還有一位勵志大師說﹕「上帝要你快樂!」

屬靈服裝

美國緬因州是個鄉村氣息濃厚的地區,有兩名八歲男孩每個週三都穿著西裝去學校,從而打響了名聲。很快地,「盛裝星期三」成了大家最喜歡的日子,因其他同學和教職員也盛裝打扮。其中一個男孩詹姆斯喜歡聽到讚美,因為這讓他感到開心。盛裝星期三讓孩子們與眾不同,成為學校的驕傲。

祂賜與的技能

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鋼琴家包括范克萊本(Van Cliburn)和霍洛維茨(Vladimir Horowitz),都得依賴紐約施坦威公司的首席音樂會技師法蘭茲·摩爾(Franz Mohr),來確保他們演奏用的鋼琴能呈現最美的音色。摩爾是一位鋼琴調音師,他對鋼琴有豐富的知識,再加上數十年經驗所累積的高超技巧而備受追捧。他相信自己的技能是事奉上帝的途徑,所以他經常與鋼琴家和表演人員分享他的信仰。

促成了和平

在1971年,菲利普·珀蒂(Philippe Petit)在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塔頂之間走鋼索,這位高空走鋼索藝人因而一舉成名。三年後,他在曾標誌紐約天際線的雙子塔之間走鋼索,可是因未經許可而被逮捕。但在1987年,菲利普有了不同的表演方式。他接受當時耶路撒冷市長泰迪·科勒克(Teddy Kollek)的邀請,在欣嫩子谷上方走鋼索,作為當年以色列節慶的一個節目。菲利普走到一半的時候,釋放了一隻灰色鴿子(他本來希望是一隻白鴿)以象徵和平之美。這看似奇特而危險的表演,其實是要傳達和平的信念。後來菲利普說:「在那一刻,群眾忘記彼此之間的分歧。」

適度休息

美國的跑步教練傑夫·蓋洛威(Jeff Galloway)是前奧運長跑選手,他所教導的馬拉松訓練法顛覆了一般人的認知。他所提倡的「跑走跑訓練法」,常令新手或經驗豐富的馬拉松跑者感到訝異。這種訓練法是在規定的時間內,跑步穿插短時間的步行,兩者交替進行。這個方法的前提是:短暫的間歇性步行能讓身體得到短暫的休息,使跑步者能比那些全程42公里只用跑步的人,更快抵達終點。

尊崇且閱讀

我們家的書架上排了滿滿的書。我特別偏愛設計精美的書,尤其是精裝書籍。多年來,我收藏的書越來越多,可惜當中有很多的書我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閱讀。至今,這些藏書依然完美如初,但很遺憾我都沒有讀過。

為行善而被造

起初,我刻意忽視掉在地上的那張卡。遺落那張卡的父女與我的距離大約只有6公尺,但我上班快遲到了。我告訴自己:他們一定會看到。可是,他們卻繼續往前走。至終我受不了良心的譴責,就走過去把卡撿起來,發現那是一張預付型的巴士乘車卡。當我把卡還給那對父女時,他們溢於言表的感激之情,竟然讓我得到意想不到的滿足感。這不禁使我十分納悶:為什麼做了這麼一件小事,會令我感覺如此愉快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