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為基督而活

勇敢站出來

在美國伊利諾州的一個小鎮,家庭暴力案件佔該社區所有犯罪事件的四成。據當地一位牧師說,許多信徒對這個問題往往避而不談,因為談論起來總令人不自在。因此,當地的牧者們決定不迴避問題,選擇憑信心勇敢地面對,包括參加課程學習如何辨別暴力跡象,並支持反家暴的非營利組織。一位當地牧者強調信心和行動的力量,他說:「我們深信藉著禱告與關懷,再加上實際的支持,能夠帶來重大的改變。」

重燃熱忱

我們居住在科羅拉多州,這裡的氣溫可以急速改變,有時幾分鐘內就有變化,因此我丈夫丹倪對室內和室外的溫差十分好奇。丹倪酷愛小工具,便興高采烈地打開最新的「玩具」,一個可以顯示房子周圍四個區域之溫度的溫度計。我笑說這是個「多餘」的小工具,但過後我竟然也時時去查看溫度,因室內和室外的溫差實在令我很感興趣。

人生的終結

我經常有機會帶領退修營。離開工作幾天,專心禱告和反思,可以使人感到充實平靜。在營會中,我有時會要求參加者做一個練習:「想像一下,如果你離開了人世,報紙上刊登你的訃告。你希望訃告怎麼寫呢?」結果,有些參加者因而改變了他們生活的優先次序,希望人生的終結毫無遺憾。

堅持到底

當40分鐘的健身課程即將進入尾聲時,我幾乎可以確定教練會大喊:「不要鬆懈,堅持到底!」我認識的每個私人教練或團體課程指導員,都會在課程結束前幾分鐘說這句話。他們知道結尾就像開頭一樣重要,也明白人們持續運動一段時間後,身體自然而然就會慢下來,或開始鬆懈。

把握時間

北卡羅來納大學圖書館收藏著一個懷錶,停止的指針帶出一個令人感傷的故事。指針所指的時間(8點19分56秒)正是懷錶主人以利沙.米歇爾(Elisha Mitchell)於1857年6月27日早晨,在阿帕拉契山脈失足落入瀑布身亡的確切時間。

美好的工作

青少年時的司布真曾與上帝角力。他從小就上教堂,但聽到的信息似乎枯燥乏味且毫無意義。他很難相信上帝,他說自己叛逆且抗拒上帝。在16歲時,有一晚他遇上了暴風雪,只好到一間衛理公會的小教堂避風雪。當時牧師的講道觸動了他,就在那時,上帝贏了這場角力,司布真歸向了耶穌。

全然倚靠上帝

哈莉特‧塔布曼(Harriet Tubman)不會讀寫。在青少年時期,她被一名殘酷的奴隸主人打傷了她的頭,導致她一生都蒙受癲癇和短暫昏厥之苦。但在她逃脫了奴隸主人的操控後,上帝使用她營救了另外三百多名奴隸。

像基督完全

作家凱瑟琳·諾里斯將現代完美主義與馬太福音裡的「完全」進行對比,她寫道:「完美主義是我所知其中一個最可怕的詞語。」她形容現代完美主義是「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,使人過於膽怯而不敢承擔必要的風險。」但馬太福音中翻譯為完全的詞語,則是指成熟、完整或整全。她總結說:「要完全,就要為成長留空間,漸漸成熟到可以為別人付出。」

荒謬的投資

在1929年,美國經濟崩解,數百萬人傾家蕩產,但佛洛伊德·奧德勒姆(Floyd Odlum)卻倖免於難。那時,人人都驚慌地以低價拋售手中的股票,但奧德勒姆卻在國家的前景黯淡無光之際,狀似愚笨地購買股票。然而奧德勒姆「愚笨」的眼光卻得到回報,為他帶來持續數十年穩健的獲利。

回到基本原則

人們在新年立下的誓願似乎總是無法實現。因此,有些人以嘲弄的方式,提出一些應該可以實現的新年誓言,例如:停車等紅燈時,向其他駕駛員揮手致意;報名參加馬拉松,但棄權不跑;停止拖延習慣,但從明天才開始;不靠手機而迷路;與所有在社群網站發布健身心得的人刪除好友關係。

真實身分

有位男士在一家賣魚餌的小店裡,先挑選了一個釣具箱,接著將自己的購物車裝滿了魚鉤、魚餌、浮漂、魚線和鉛錘。最後,他還買了些活的魚餌,並選了一把新的釣竿及捲線器。店主問他說:「以前釣過魚嗎?」他說沒有。店主說「建議你最好還要買這個」,也就是一盒醫藥急救箱。那位男士同意之後就結了帳,興高采烈地去釣魚了。但一天下來,除了被鉤子和齒輪刮破手指之外,他毫無所獲。

耶穌標籤

傑羅姆.貝蒂斯(Jerome Bettis)準備離家讀大學時,父親語重心長地說:「兒子啊,我能給你的不多。但我已立下良好的名聲,千萬別砸了我的招牌。」傑羅姆在入選美國職業美式足球名人堂的典禮上發表演說時,引用這段滿有智慧的話。傑羅姆常將此金玉良言銘記在心,且深受其影響。他在結束這場精彩的演說之前,也對他兒子說:「孩子啊,我給你的一切事物中,沒有什麼會比我們的好名聲更加重要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