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  |  與其他信徒生活

彼此服事

在阿米什(Amish)農村文化中,建造穀倉是一項社會活動。一個農民和他的家人建造一個穀倉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,但阿米什人會一起建造穀倉,讓工程很快就能完成。木材會提前入庫;工具會準備妥當。在開工的日子,整個阿米什社區裡的民眾會早早聚集,分配任務,並一起投入建造穀倉,有時甚至一天內就可以完工!

家裡的人

廣受歡迎的英國電視劇《唐頓莊園》是虛構的故事,講述考利家族如何經歷英國二十世紀初期社會結構的轉變。劇中一個關鍵角色湯姆·布蘭森原本是該家族的司機,後來卻娶了考利家族最小的女兒,震驚了所有人。這對年輕人因此被家族流放一段時間,最終回到唐頓莊園,而湯姆也正式成為家族的一分子,得到只有身為家族成員才擁有的權利與特權。

活著時付出

有個成功的商人在他人生的最後數十年內,竭盡所能地捐獻自己的財富。這位億萬富翁為各種不同的需要捐獻現金,例如:為北愛爾蘭帶來和平;將越南的醫療保健系統現代化。甚至在離世前,他還花費3.5億美元將紐約市的羅斯福島轉變成一個科技中心。他說﹕「我堅信在活著的時候就應該付出,我認為沒什麼理由要延遲捐獻……此外,生前捐獻比死後贈予有趣多了。」趁你還活著的時候付出,實在是令人讚歎的態度!

許多的人

我們帶著喜樂和期待,參加主日上午的教會聚會。雖然新冠疫情使我們不能齊聚一堂,但我們很高興有機會一起慶祝蓋文和雅娜的婚禮。當天有擅長科技的伊朗友人以現場直播的方式,讓各地的親友(包括西班牙、波蘭和塞爾維亞)觀看婚禮的實況。這充滿創意的方法讓我們克服種種限制,一起歡慶婚姻的盟約。上帝的靈將我們聯合在一起,並賜下喜樂。

並不孤單

在某個晚上,南加州一個事工團體在線上聚會開始之前,大家陸續上線互相問候。我是這場聚會的講員,就在科羅拉多州與他們連線。看到他們彼此歡迎、熱情地說:「很高興能見到你!」「你也上線了,真棒!」我只能靜靜地看著他們熱絡地寒暄。我性格內向,也不認識他們當中的任何人,感覺自己就是個局外人。但突然間,我看到我教會的牧師以及一位相識已久的教會朋友,也先後加入這個視訊會議,我立即不再感到孤單,似乎是上帝特別派他們來扶持我。

最偉大的交響曲

英國廣播公司音樂雜誌曾邀請151位世界著名的指揮家,列出20首他們認為史上最偉大的交響曲,當中貝多芬的《第三號交響曲》(Eroica)名列榜首。這首標題為「英雄」的交響曲,是貝多芬在法國大革命動盪期間寫的,那時他本身也深陷困境,因當時他正逐漸失去寶貴的聽力。音樂喚起他強烈的情感,表達人們在生活中面對挑戰時的情緒變化。透過快樂、悲傷和獲得最終勝利的跌宕起伏,貝多芬的《第三號交響曲》被視為歌頌人類精神的不朽之作。

屬靈世界

公元1876年,在印第安納州中部鑽探煤礦的一群礦工以為他們發現了地獄之門。歷史學家約翰•巴羅(John Barlow Martin)的報告指出,當時在地下183公尺處,傳來可怕的聲響,並冒出惡臭的濃煙。這些礦工以為自己挖到了魔穴的洞頂,驚慌失措,趕緊封閉了那口井,並逃回自己的家。

一同受苦

在2013年,七十歲的英國皇家海軍老兵詹姆斯·麥康奈爾過世了。他沒有家人,長久住在護理之家。工作人員擔心無人會參加他的葬禮,負責人就透過社群媒體發布麥康奈爾告別禮拜的訊息:「在現今的時代,若有人離世卻沒有親人哀悼,實在是很悲哀的事,而這個人其實是我們的家人⋯⋯。如果你可以到墓地⋯⋯向這位前戰友致敬,請儘量到場參與。」結果,當天有兩百位皇家海軍的同袍坐滿了所預備的長凳!

神聖的聚集

我們一群朋友在美麗的湖畔度過一個長週末。這幾天我們一起玩水,一起吃飯,但我最珍惜的是大家在夜晚的談話。當夜幕低垂時,我們彼此暢談內心深處的軟弱與無助,分享了在婚姻中跌跌撞撞的痛苦,以及孩子們受到創傷的後遺症。我們都重視彼此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,給予對方安慰、關懷,也互相提醒要信靠上帝和祂的信實以度過這些難關。這些值得懷念的夜晚,對我的生命來說是很神聖的。

孤單的雁鳥

為什麼會有足球出現在停車場?當我走近一看,才發現那不是足球,而是一隻可憐的加拿大雁。

相依共存

跟孩子一起登山健行時,我們發現一種輕巧富有彈性的綠色植物,一叢叢地滋生在山徑上。解說牌上註明,這種植物常被稱為「鹿苔」,但其實不是青苔,而是一種地衣。地衣是真菌和藻類共生體,是彼此相依共存、互利互惠而形成的有機體。無論真菌或藻類都無法獨自存活,但若是彼此相依就能成為生命力頑強的植物,可以在某些高山地區生存達4,500年之久。也因為這種植物能抗旱耐寒,因此成為北美馴鹿在嚴冬中少數的食物來源之一。

喇蛄的困境

表弟邀我一起去釣喇蛄(俗稱小龍蝦),我不禁興奮無比。我開心地提著他預備裝小龍蝦的塑膠水桶,問他說:「不需要蓋子嗎?」他說不需要,拿起釣竿和一小袋作誘餌的雞肉塊,我們便出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