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: 六月 2018

在真理中

幾年前我參加了一場婚禮,新郎和新娘來自不同的國家。文化融合確實是件美事,但婚禮中卻混雜了基督教傳統及多神教的宗教儀式。

肩並肩

在古代,破裂毀壞的城牆意謂著城中的居民遭受戰敗,是一種羞辱,更是危機四伏。這就是以色列百姓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原因。他們怎麼做呢?我們從尼希米記3章看到,他們攜手並肩地工作。

貝蘇菲

貝蘇菲(Sophia Blackmore,即索菲亞·布萊克莫爾,1857-1945年)是衛理公會婦女海外宣教協會
(Methodist Women’s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)差派到新加坡的第一位女宣教士。她委身事主,不單向人傳福音,也致力改善他們的生活。她克服當時社會對女人以及女孩受教育的偏見與歧視,成立了兩間學校,一間女子宿舍,又協助成立一間教會。在她宣教的年日裡,上帝引導她,為她敞開門戶,又賜給她毅力和力量,克服文化障礙和傳統偏見,與人分享上帝的慈愛。

一、這是從來沒有的事

貝蘇菲最害怕的事好像就快發生了。她如今人在印度,離家數千英里之外,準備好要獻身投入宣教工作。莊稼已經熟了—千萬人還未曾聽聞福音,但為主做工的人卻寥寥可數。她到達後應該忙得不可開交才是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二、「貝蘇菲可以自由服事了」

1857年10月18日,貝蘇菲誕生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古爾本市(Goulburn)的一個敬虔家庭裡,由於她母親的娘家與許多著名的宣教士有關,例如馬禮遜(Robert Morrison)、莫法特(Robert Moffat)和李文斯頓(David Livingstone),所以她從小就聽聞母親提到宣教士的工作和事蹟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三、改變事工的方向

看來上帝早在貝蘇菲到達印度之前就已為她鋪排道路去到新加坡了。她在馬德拉斯(Madras,現在的金奈 [Chennai])遇見到那兒開會的奧爾德姆牧師(WiIliam Oldham)。當他聽到她的故事,馬上知道上帝應允了他的祈禱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四、走馬上任

理納德女士和寧德女士的評估都正確:貝蘇菲真的是上帝為新加坡而預備的。幾個星期之內就有機會開辦一間女子學校,來配合奧爾德姆牧師的英華男校,因有幾位泰米爾族(Tamil)商人正為女兒尋找教育機會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五、貝蘇菲的傳承

在新加坡,貝蘇菲始終要面對的挑戰,就是妨礙女性成功的保守態度與偏見。即使她後來成為一名成熟的宣教士,有些男同工仍然會質疑女性是否應該加入教育行列。但很多人則很快指出上帝藉著貝蘇菲、透過學校和她所接觸的人,使福音大大廣傳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上一位專題人物:羅民森
下一位專題人物:孫德生
返回上帝能使用你主頁

孫德生

孫德生(John Oswald Sanders,1902-1992年)年輕時已立志獻身宣教,但卻從來不曾去到禾場;反而成為宣教機構的總幹事,監督差派上千名宣教士。在他一生的事奉年日中,孫德生常感到力有不逮,不能勝任上帝呼召他的工作,但上帝不斷提醒他要踏出信心的脚步,又給他才幹、技巧和力量,去完成任務。

一、就是難以置信

簡單來說,孫德生感到難以置信;52歲的他不敢相信自己手上這封由中國內地會(CIM)的理事會寄來的信件內容。中國內地會就是1865年由戴德生所創立、令人欽佩的宣教機構;信件內容說到需要有位總幹事出來領導差會,理事會認為孫德生這個紐西蘭人是個合適的人選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二、從年輕就開始預備

他對上帝的承諾發生在三十多年前,在孫德生快滿二十歲時。1902年10月17日,孫德生出生在一個敬虔的弟兄會家庭裡,之後在紐西蘭的因弗卡吉爾(Invercargill)度過愉快的童年。父母不只教他和兩位手足—珊迪(Sandy)、麗塔(Rita)—祈禱、唱詩、讀經,也藉著招待來訪的宣教士,讓他們認識宣教。1921年,在一個研討會中,孫德生經驗到「上帝那勢不可擋的同在」之後,遂獻身宣教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三、加入中國內地會

1945年,中國內地會總幹事豪頓主教向孫德生發出挑戰:加入中國內地會,擔任澳州和紐西蘭地區的主任。這完全顛覆了他的世界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四、孫德生的傳承

孫德生的成就與禾場上的宣教士不同。雖然他也獻身宣教事奉,但上帝並不是呼召他到禾場上收割莊稼,而是成為領袖、差派者、鼓勵者,以及促成者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上一位專題人物:貝蘇菲
下一位專題人物:耶德遜
返回上帝能使用你主頁

羅民森

羅民森(Ludwig Ingwer Nommensen,1834-1918年)是德國宣教士, 在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巴塔克族人( Batak) 的原始部落中度過大半生。他在希林當(Silindung)山谷裡傳福音給部落中未曾聽過耶穌基督名字的人,超過五十年之久,上帝都保守他度過逼迫和個人的悲慘遭遇。羅民森藉著敬虔的言語和行動,向巴塔克族人顯示上帝的愛,帶領數以千計的人歸主。今天,巴塔克教會是印尼最大的教會宗派,這都要歸功於人稱為巴塔克使徒的這位宣教士。

一、你什麼時候會離開?

他們一早就來了,占滿了簡陋的小木屋,個個心懷不軌、咄咄逼人。他們共有六個人,都虎視眈眈的。巴塔克族首領的暴力暴行是衆所皆知的,他們為了要達到目的會不惜傷害無辜的人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二、「神蹟」般的醫治

羅民森在1834年2月6日誕生於舒勒斯益格.荷斯泰因區(Schleswig-Holstein)的諾德斯川島(Nordstrand,當年被丹麥統治,現今屬於德國)。他因家境清貧,年紀稍長就要外出工作,七歲起就開始照顧鵝群和羊群來賺錢。十二歲的一次交通意外幾乎毀了他的一生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三、從歐洲到希林當

1862年5月14日,羅民森到達蘇門答臘西岸城鎮巴東(Padang);由於風平浪靜,整個航程拖延了四個月之久。第一次見到蘇門答臘的熱帶氣候和文化,羅民森馬上遇到其他宣教士所面對的障礙。荷蘭殖民地政府嚴格限制他們的去向,不准去到內陸,也不准在某些地方定居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四、不友善的禮遇

巴塔克是蘇門答臘最大的原住民群體。他們向來供奉祖先又相信萬物皆有靈,因此廣泛崇拜許多神明,相信植物、樹木和大自然都有靈性,又向祖先獻祭敬拜。各種宗教儀式、巫術、神祕咒語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;再加上是食人族,更讓他們贏得可怕戰士的名聲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五、巴塔克人教會的誕生

多虧羅民森的長久忍耐,他的事工逐漸見到果效。1865年8月,他為第一批信徒施洗—四個男人以及他們的妻兒。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,這個人數緩慢而穩定地增長。其實,要巴塔克人歸信基督是不容易的:許多人會被趕逐離家、被族人排擠、被指控放棄傳統信仰而不斷遭受攻擊,因而失去社會地位和生計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六、羅民森的傳承

1911年10月7日,巴塔克教會在斯塔胡魯(Sitahuru)的市集—羅民森當年險些被殺獻祭的地點—慶祝福音事工五十周年,吸引了12,000位基督徒前來觀禮。這只是宣教事工在過去五十年來帶領信主的一部分基督徒。眾宣教士和信徒齊聚一堂回想、反省早期的苦難,就讚美上帝奇妙的作為,如今有超過10萬民信徒以希林當為家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上一位專題人物:艾偉德
下一位專題人物:貝蘇菲
返回上帝能使用你主頁

富雅各

富雅各(James Matthew Hoover,1872-1935年)是被美國衛理公會差派到砂拉越(今天的東馬來西亞)去牧養早期移居到婆羅洲的華人基督徒的宣教士。這位平信徒宣教士三十多年來除了向村民傳道、教導上帝的話語之外,也藉著發展教育、社會、經濟和科技來改善當地人的生活水準。他引進了很多新事物:第一間女校、碾米機、第一輛腳踏車和汽船。不同於其他宣教士,富雅各沒有經歷戲劇化的呼召;上帝微聲溫柔地向他說話,帶領他進入一生事奉的禾場。他最終在砂拉越建立了超過40間堂會,超過40間學校,並留下基督教信仰和宣教的傳承。

一、向年輕人的呼召

那份報刊一連幾天都放在客廳的書桌上,似乎希望被人一讀再讀。通常,任何來到賓夕凡尼亞州的錢伯斯堡(Chambersburg)富雅各家裡的文件,到了晚間都會被富太太收起來。不過,不知什麼原因,就在1899年初的那個星期裡,富太太決定把那份教會的報刊留在桌上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二、從檳城到詩巫

富雅各宣教生涯的特點是一步一脚印,是純樸踏實的信心之旅,不像某些「著名」宣教士那些激昂、驚人的戲劇化經歷。他的第一步是在九月到達檳城後,按照計畫在檳城的英華男校裡擔任老師。這是一項富有意義的工作,不但指引年輕學生跟隨主基督的道路,也授予他們知識與技術,能夠作為日後生活謀生所用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三、詩巫的宣教先鋒

在拉讓江流域,這個剛成立的社群占據了詩巫旁邊叢林中的一小塊空地;富雅各要牧養他們,將會面對艱難的挑戰。因為這裡基礎建設和設施匱乏,這些僑民一方面要辛勤地種稻米糊口,另一方面還要預防各種肆虐的熱帶疾病。由於原住民的土地受到侵占,華僑農民與當地達雅族人的關係,也持續在仇視與緊張中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上一位專題人物:馬偕
下一位專題人物:宋尚節
返回上帝能使用你主頁

馬偕

馬偕(George Leslie Mackay,1844-1901年)是加拿
大籍宣教士,大半生在台灣北部傳福音。上帝使他深深熱愛這片土地,以及當中的人民和文化,多多接納當地的生活方式,以至被人稱為「台灣女婿」。許多人讚譽他為當代最偉大的佈道家,他所留下的豐富遺產包括千萬信徒、眾多教會、一所醫院、一間女校,一間培養教會傳道人的訓練中心—就是後來台灣神學院的前身。

 

 

一、叫人震驚的消息

他結婚的消息叫人震驚。馬偕當時34歲,是位「黑鬍子生番」宣教士;與年齡只有他一半歲數的台灣原住民女子張聰明結婚。張聰明是馬偕在台灣帶領的第一位女信徒陳塔嫂的養孫女,是一名「平埔番」,島上漢族華人謔稱她為「平地的番人」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 

二、從加拿大人變成中國人

1844年,馬偕生於安大略省附近牛津郡的佐拉鎮(Zorra),他十歲時就決定要成為一名宣教士。起因是當年幾位蘇格蘭宣教士,包括在中國宣教、著名的賓威廉(William C. Burns)在拜訪佐拉鎮時,啟發了年輕的馬偕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 

三、不朽的傳承

馬偕在台灣北部遺留下的產業,至今仍然存在。他創立的學校為台灣現代教育鋪路,牛津學院(即現今的真理大學)也被公認為高等教育學府的先鋒。他建立的診所就是現在的馬偕醫院;後來搬到台北市中心,被稱為馬偕紀念醫院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上一位專題人物:耶德遜
下一位專題人物:富雅各
返回上帝能使用你主頁

瞎子的懇求

幾年前去旅行時,同行的友人發現我要把書本拿得老遠才看得見。於是,他做了一件簡單但對我影響甚大的事。他把自己的眼鏡摘下來遞給我,對我說:「試試看吧!」戴上他的眼鏡後,我意外地發現原本模糊的視力瞬間變得十分清晰。後來,我去找眼科醫師並配了一副眼鏡,以矯正視力。

耶德遜

耶德遜(Adoniram Judson,1788-1850年)是最早一批進入緬甸的宣教士。這位美國出生的傳道人本來是要去印度宣教,但上帝卻帶領他到緬甸;而他就在那裡度過餘生,把福音帶到這未曾聽聞耶穌基督的國家裡。他初到這個國家時,幾乎沒有基督徒。當他離世時,那裡卻有63間教會、7000位信徒;如今的緬甸則有超過600萬基督徒。如此的增長都多虧耶德遜努力不懈地向人傳道、宣揚福音,並把聖經譯為緬甸文。

 

 

一、有個人在隔壁的房間裡奄奄一息

耶德遜對1808年那天晚上的情景,並不感到意外。因為在他要入住紐約城外這間鄉間旅店時,店長就已經據實告知:只剩下一間空房,但住在隔壁的男人的生命情況危急,店長滿懷歉意地問他,是否介意住在他的隔壁。[按此閱讀更多]

 

二、「祢要我做什麼?」

1808年10月,耶德遜進入安道弗神學院(Andover Theological Seminary),整個人彷彿脫胎換骨。他不再是個自然神論或無神論者,他知道自己人生所追求的是什麼:不是世人所賦予的榮譽,而是上帝的認[按此閱讀更多]

 

三、「別充耳不聞!」

耶德遜在緬甸常寫信回美國,呼籲更多人加入他的行列。他告誡收信人別充耳不聞,「千萬不朽靈魂,日日夜夜在黑暗痛苦中悲痛呼喊:『美國的眾光明子女啊,來營救我們吧!我們正陷入地獄之中,來拯救我們吧!』」[按此閱讀更多]

上一位專題人物:孫德生
下一位專題人物:馬偕
返回上帝能使用你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