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ves: Article

沉默見信心

[耶穌]聽見拉撒路病了,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。-約翰福音11章6節

喬•毛格斯頓(Joe Morgenstern)有一次在《華爾街日報》的每週電影專欄裡提到,他發現偉大的電影明星,在特寫鏡頭之下,即便不發一語,還是會讓觀眾感受到極大的震撼。他寫道:「在這種關鍵時刻,電影明星並不需要做什麼,因為他們已經得到大家的關注,他們知道觀眾一定會張大眼睛在看。」大明星身上所發出來的這種「沉默的力量」,叫人羨慕;但換作是上帝沉默的時候,我們跟祂的關係就可能變得讓人沮喪失望了。

當耶穌的好朋友拉撒路重病時,他的姊妹馬大和馬利亞叫人傳話給耶穌。但耶穌「聽見拉撒路病了,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。」(約翰福音11章6節)

章伯斯(Oswald Chambers)在講解這段經文時說道:「上帝曾經用意義深遠的沉默來回應你嗎?……想想在伯大尼的這個家庭,當耶穌沉默的這幾天,他們的感受吧!你也有過同樣的遭遇嗎?……祂沉默,正是祂要帶領你來認識祂奇妙的徵兆……如果上帝現在用沉默來回應你,那麼讚美祂吧!因為祂正在帶領你走上祂旨意的偉大旅程。」即便上帝不發一語,我們還是可以信靠這位愛我們的主!

靜靜沉默之中,上帝在等候;
祂在等候尋找,可充滿之人;
尋找手潔心清、虛己的靈魂;
賜下平靜安穩,作這人的神。
即使上帝沉默仍堅定,才是真實的信靠。

作者: 麥大衛 | 其他作者

輪椅上的見證

正如人子來,不是要受人的服侍,乃是要服侍人。-馬太福音20章28節

一位名叫南茜的女士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:「如果你很寂寞,或有甚麼心事,可以打電話給我。我是坐輪椅的,很少出門。我們可以互相分享,只要你打電話來,我很樂意與你聊天。」廣告刊登後,反應驚人地踴躍,南茜每周竟然收到30多通電話。

是什麼驅使這位女士從輪椅上向外擴展,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呢?她解釋說,在她癱瘓之前,她是個十分健康的人,但內心卻非常沮喪,她曾經從住處跳下,企圖輕生,然而自殺未遂,導致今天她腰部以下完全癱瘓。

住院期間,她感到徹底的絕望,然而她聽見耶穌對她說:「南茜,妳曾經擁有健康的身體,但靈魂卻是殘疾。從今開始,妳會擁有殘障的肢體,但靈魂卻是健全。」這個經驗,使她願意將生命交託給基督。在醫生准她出院後,她祈求主讓她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,於是她想到在報上登廣告這方法。

每位信徒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幫助身邊的人。不管我們是受到疾病、年老、或殘障的限制,我們仍然可以藉着禱告、電話、寫信等方式來幫助人。不論我們的景況如何,仍可有力的為耶穌做見證。

主,求讓我做光,
好讓別人能看見;
從我的言行之間,
看見主愛與恩典。
在向某人傳福音前,請先為他們禱告。

作者: 葛蘭茲 | 其他作者

有希望的讚美

我的心哪,你要稱頌耶和華,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!-詩篇103篇2節

在一個美麗的夏日,我的一位朋友因無法處理生活上的難處而淚流滿面;一位朋友不能走出過去的傷痛,另一位朋友因他忠心牧養的一間小教會面臨解散的厄運而掙扎著;還有位朋友失去了在當地福音事工的工作。

我這些在掙扎中的朋友,或我們任何人,如何能找到希望?當明天的道路坎坷,未來毫無盼望時,我們該從何處得著幫助?

我們能做的是稱頌或讚美主,如同大衛在詩篇103篇所說的。在逆境中,要認知上帝掌控一切,這樣就能使我們不再沉溺於自己的傷痛,全心信靠偉大的上帝。大衛知道自己深陷困境,他面對敵人的威脅、犯罪的後果,以及悲傷的挑戰。然而,他也認識到讚美具有醫治的大能。

這就是為什麼他在詩篇103篇列出專注於上帝的理由,因為上帝給我們很多的好處。祂赦免我們,醫治我們,救贖我們,用仁愛和憐憫作我們的冠冕,滿足我們的需要,更新我們。大衛提醒我們上帝有公義正直,並且有恩典和慈愛。

讓我們向大衛學習:讚美那能把希望注入絕望心靈的、偉大的上帝!

我靈,讚美天上君王,
主前俯伏獻我心,
既蒙赦免,醫治,拯救,
當永遠歡唱頌揚。
讚美上帝是放下重擔的良方。

作者: 白德夫 | 其他作者

不要害怕

不要害怕,因為我救贖了你,我曾提你的名召你,你是屬我的。-以賽亞書43章1節

我的妻子在懷我們的第二個孩子時,病得很嚴重。當醫生們想盡辦法要找出病因時,她的狀況卻越來越糟,甚至有些危險。

對我來說,看她遭受痛苦讓我覺得很無助和害怕。有時,我們甚至懷疑上帝是否垂聽我們的禱告。一個星期天,當我試圖在聖經中尋找安慰的話語時,我的眼睛不經意地停頓在以賽亞書43章1節。

開頭是「不要害怕」,結尾是「你是屬我的」。我立刻感受到了聖靈的帶領,這節經文對我是如此的貼切。上帝以親切的口氣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,在這一刻也提醒了我:「你從水中經過……過江河……從火中行過 」(2節)每一句話都像是對我說的,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。

在那個時候,我們的安慰並不是從醫治或是擁有神蹟的應許而來,而是因為知道自己並不孤單。在那之後,我們還經歷很多令人恐懼的時刻,像是在孩子剛出生時,我幾乎要同時失去妻子和嬰孩。但上帝用祂的話語安慰了我們,也預備我們面對那些更艱難的時刻!

今天,讓這些話語也能提醒你,你絕對不是孤單一人。

每當恐懼籠罩我,
渴望救主在身旁,
此時天父柔聲說:
別怕你並不孤單。
即使身處逆境,上帝的應許也一樣真實。

作者: 紀藍迪 | 其他作者

泡泡時刻

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,乃是顧念所不見的。-哥林多後書4章18節

我和外子卡爾走在大西洋城的濱海木棧道上,一個小男孩吹著泡泡跑過我們身邊,五彩繽紛的泡泡在我們四周飄舞,美麗極了。那絢麗的一刻,讓我們覺得沉重的壓力輕省了許多。我們來到大西洋城,一方面是到醫院探望卡爾的姊夫,另一方面是要協助卡爾的姊姊,因為她已心力交瘁,健康狀況也不好,必須去看醫生。家人的各種需要讓我們有點喘不過氣來,所以就沿著濱海步道散步,休息一下。

在這樣的時刻,彩虹般的泡泡出現了!小男孩吹出的泡泡隨著溫暖的海風,輕輕地飄到我們身旁,這泡泡對我有很特別的意義。因為我很愛泡泡,我還在辦公室放了一瓶泡泡水,每當我需要休息一下,便會吹泡泡放鬆心情。美麗的泡泡和廣闊的大西洋,提醒我能倚靠上帝,因為祂永遠在我身邊!祂大有能力,也時刻眷顧。即使在我們心情沉重的時刻,祂也能用瞬間的小事來幫助我們記得祂的同在,祂的恩典猶如滔滔大海。

相信有一天,我們也能將困難視為稍縱即逝的泡泡,因為從永恆的角度來看,「所見的是暫時的,所不見的是永遠的」(哥林多後書4章18節) 。

在艱難的時刻中,上帝曾賜給你什麼樣的恩典呢?
這如何讓你成為他人的祝福呢?
在試煉的沙漠中,耶穌供應恩典的綠洲。

作者: 施安妮 | 其他作者

新的常態

所以,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,和他一同埋葬,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,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。-羅馬書6章4節

在醫生宣佈我患有癌症後,接下來他所說的話,我根本一句也聽不進去。我回到家裡,拉了條棉被蓋過頭,然後就睡在沙發上,好像睡一覺就可以改變這個診斷一樣。當我終於有了足夠的勇氣告訴親友這個消息時,我的朋友茱迪說了些讓人格外難忘的話。在表達她的同情後,她說:「這是接下來要發生的:有三天你會覺得非常難受,然後你會振作,弄清楚哪些是你該做的,並繼續你的生活。」接著她又補充:「我想這跟死亡、埋葬和復活有關。」

那時候,我根本不相信她的話。我當時很確定我原本的生活已經結束了,一切都不再一樣了,我無法再過正常的生活了。但她是對的。三天後,我一早醒來,發現自己的感覺並不會太糟。接下來,儘管化療非常痛苦,我的情緒與靈命狀況卻漸漸地有了很顯著地改善。我在過去的現實中「死」去,然後又「復活」至一個全新的常態。

感謝主,祂有復活的能力。我們這些人已歸入基督的死,若原有的生活被打亂,意味著我們可進入嶄新、充滿榮耀的生命,能「有新生的樣式」(羅馬書6章4節),如死裡復活。

耶穌受死贖我們,
主內我有復活天;
死亡不再令人畏,
舊事在後新在前。

「在基督裡」就是同享祂的生命、死亡和復活。

作者: 林茱莉 | 其他作者

代禱

聖父啊,求祢因祢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,叫他們合而為一,像我們一樣。-約翰福音17章11節

我在報上看到一篇記念名人艾倫的悼文。在悼文中,有一段關於艾倫的描述:「最值得一提的是,他一直熱心地為基督作見證。」在講述艾倫的家庭生活以及職業生涯之後,文中還提到近十年來,他的健康狀況不斷地衰退。文末的結語是:「艾倫在住院期間,關心其他的病人,被其他人譽為『禱告的病人』。」在艾倫飽受病痛磨難的日子裡,他仍為周遭那些有需要的人禱告,並且也帶領他們一同禱告。
你提醒主,祂是大有能力的,並且你的祈求也是對的。你祈求,你等候。你懷疑:也許祂沒聽見你的禱告;也許祂不是無所不能。於是,你不再祈求,幾天或幾個月就這麼過去了。你又為自己懷疑主而心生罪咎。你想起主要你把一切需求帶到祂面前,所以你再次向主祈求。

耶穌在猶大背叛祂的幾個小時之前,為祂的門徒禱告說:「從今以後,我不在世上,他們卻在世上;我往祢那裡去。聖父啊,求祢因祢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,叫他們合而為一,像我們一樣」(約翰福音17章11節)。耶穌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,但祂卻不顧惜自己,反倒掛念那些跟隨祂的人,以及祂的朋友。

當我們飽受病痛煎熬的時候,我們渴望並需要別人的代禱。他人的代禱使我們得著何等的幫助和激勵啊!但願我們也能效法主,顧念他人,為我們身旁那些有迫切需要的人禱告。

上帝啊,即便我們在困境時,願我們仍能尊榮祢的名,並以禱告激勵那些正在受苦的人。

我們經歷了苦難,便能以愛和恩慈為人代禱。

作者: 麥大衛 | 其他作者

未蒙答覆

耶穌設一個比喻,是要人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。-路加福音 18章1節

禱告未蒙應允讓我倍感掙扎和困惑,也許,你也有相似的經歷吧!你禱告:求主拯救上癮的朋友脫離惡習;對你所愛的人施以救恩;醫治一位病童;修復一段關係。所有這些禱告和請求,你都認為是合乎主的心意。為此,你禱告好多年。但你未曾從主那裡得到回應,也沒有看見任何結果。

你提醒主,祂是大有能力的,並且你的祈求也是對的。你祈求,你等候。你懷疑:也許祂沒聽見你的禱告;也許祂不是無所不能。於是,你不再祈求,幾天或幾個月就這麼過去了。你又為自己懷疑主而心生罪咎。你想起主要你把一切需求帶到祂面前,所以你再次向主祈求。

我們有時感到自己像路加福音18章中,耶穌用比喻論到的那位不屈不撓的寡婦。她不斷來到法官面前,糾纏他並試圖使他改變心意。而你我都知道,我們的主比那位法官更仁慈,更有能力。我們因祂是良善,有智慧,有權柄的主而信靠祂。別忘了耶穌告訴我們:「常常禱告,不可灰心。」(1節)

所以我們請求,「上帝啊!召喚祢的能力吧。上帝啊!堅立祢為我們作成的事吧」(詩篇68篇28節,新譯本)。我們信靠祂,然後等候。

主的兒女,持續祈求!
是你責任,也是目標;
是否回應,取決於主,
你需做的,只是禱告。
延遲並非拒絕,故不可停止禱告。

作者: 施安妮 | 其他作者

強迫休息

耶和華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、大有能力的主!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,默然愛你,且因你喜樂而歡呼。-西番雅書3章17節

某一年的聖誕節前夕,我的朋友珍被診斷出罹患血癌,需要立刻接受化療。在這件事發生的幾週前,她剛告訴朋友,很滿意自己的生活,覺得上帝很恩待她,賜給她幸福的家庭、舒適的房子,以及剛出生的孫子。當她走進醫院時,她祈求能感到耶穌親密的同在。

接下來的七個月,是治療和被隔離的日子,她稱之為「強迫休息」時期。她說,無論是否能痊癒,她學會了如何放慢腳步、安靜省思,以及在上帝的慈愛及完美的計畫裡,享受休閒時光。

對珍來說,上帝給以色列人的其中一個應許,就如上帝親口應允她的一樣。上帝在西番雅書3章17節:「耶和華你的上帝是施行拯救、大有能力的主!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,默然愛你,且因你喜樂而歡呼。」

珍說,在生病時所經歷的這段日子,使她的生命變得更加美好。如今她的癌症已得到緩解,也回到忙碌的生活中,但她常會停下腳步,省思在「強迫休息」的日子裡所學到的功課。

讓我們謹記:不論在順境或逆境,都要親近慈愛的上帝,聆聽祂的聲音,把自己交在祂手裡,這是最重要的事!

煩躁的心、疲倦的靈;
難以承受,壓在肩頭;
背負重荷,缺乏平安,
快奔主懷,祂為你擔。
上帝最在乎世人。

作者: 麥大衛 | 其他作者

仰望星空

看誰創造這萬象,按數目領出,祂一一稱其名。-以賽亞書40章26節

由於在家庭與工作上碰到難題,明深決定出門散步。春天傍晚的空氣清涼怡人,靛藍無垠的天空抹上墨色,輕霧逐漸在溼地上凝聚,天上的星星開始閃爍,東方緩緩升起一輪明月。此刻,明深的感觸頗深,他心想:上帝掌管一切,祂就在這裡,祂與我同在。

有人看夜空,除了大自然以外,什麼也看不見。還有人則認為上帝和木星一樣遙遠而冷漠。但是,那位「坐在地球大圈之上」的上帝也「創造這萬象,按數目領出,祂一一稱其名」(以賽亞書40章22、26節) 。祂認識一切受造之物。

這位願意與人親近的上帝問以色列百姓:「雅各啊,你為何說『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』?以色列啊,你為何言『我的冤屈上帝並不查問』?」上帝為他們感到痛心,祂提醒他們尋求上帝才是真智慧:「你豈不曾知道嗎?你豈不曾聽見嗎?……疲乏的,祂賜能力;軟弱的,祂加力量。」(27-29節)

我們很容易忘記上帝。雖然我們的問題並不會隨晚間的散步而消失,但我們可以在上帝懷裡得著安歇和踏實,因為上帝所做的工,為要成就祂美好的旨意。祂說:「我在這裡,我與你同在。」

主,謝謝祢創造夜空,讓我們能一窺永恆的奧祕。即使我們對此無法完全理解,但我們知道確實有永恆,祢就是永恆的主。求祢讓我們在未知的情況中依然信靠祢。
讓掌管天地萬物的主,掌管我們的心。

作者: 葛庭墨 | 其他作者

身處困境

那個月,我家發生了很多事。首先,我妻子接受了一個緊急手術,術後必須對抗體內的毒素。接著,我女兒也接受了一個高難度手術。僅僅幾天後,我的孫子因為肺炎和支氣管炎入院。那段日子真是充滿挑戰與挫折,令人沮喪。但事情遠不止如此。

身為牧師,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探訪住院的人。有時我去那兒慶祝嬰兒的誕生,但大多數時候並不是那麼開心的,卻又非去不可。當我們遭遇痛苦時,我們需要幫助,需要禱告,也需要鼓勵。

如今,我家前所未有地需要那樣的鼓勵——而其他人就來幫助我們。有人送來食物,也有人寫卡片。牧師們來電問候。醫護人員很友善,常常鼓勵我們。我們領受到那樣的憐恤,覺得很不好意思,同時又很激動,部分原因是我們實在太需要那樣的關愛了。

當痛苦和疾病來臨時,我們發現自己何等脆弱。我們痛苦掙扎,失去力量。即使是最關心我們的朋友或摯愛都幫不上忙。我們無法靠自己面對這一切——但我們可以倚靠上帝。

聖經講述了很多關於這位天父的事,但當困難臨到的時候,我們才切身體會到,祂是我們最需要的、隨時的幫助。祂足以彌補我們的不足;祂極其信實,每天早晨都賜下新的憐憫。祂在聖經裡對我們所表達的關愛,不再只是信仰上的安慰。祂的話語真是我們盼望和信心的根基。

這本特輯是專門為那些遭遇痛苦的人以及關心他們的人而寫的。當中的靈修文章選自《靈命日糧》,它們提醒讀者,上帝賜力量給軟弱的人,賜盼望給絕望的人。上帝就在我們所處之地與我們相遇,迎接我們投入祂的懷抱,滿足我們的需要。我們呼求祂,祂就與我們同在,我們永不孤單。在痛苦之路上,祂與我們同行。

「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,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,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」(羅馬書15章13節)。就在此刻,這位使人有盼望的上帝與我們同在。在艱難的日子裡,願祂以大能大力安慰你和你所愛的人。

作者: 柯貝爾 | 其他作者

跨出第一步

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,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,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。-哥林多後書5章19節

譚大叔感到生活空虛,所以他開始上教會,而且是到他女兒去的那間教會。但他們父女從未一起出席,因為先前譚大叔傷害了他女兒,從此他們之間便出現一道難以彌補的傷痕。所以,譚大叔會在大家開始唱讚美詩的時候,悄悄地進去,並且在信息一結束就立刻離開。

弟兄姐妹和譚大叔分享福音,但當他們邀請他相信耶穌時,他總是溫和地拒絕了。即使這樣,他仍繼續上教會。

有一天,譚大叔患了重病,他女兒鼓起了勇氣寫信給他。她和父親分享基督如何改變她的生命,而她也渴望與父親和好。那天晚上,譚大叔做了決志禱告,一家人也打破僵局,彼此和好。幾天後,譚大叔帶著與上帝和家人的和好關係,毫無遺憾地離世,永遠與耶穌同在。

使徒保羅說,我們是「勸人」明白上帝的愛和饒恕的真理(哥林多後書5章11節),這是因為「基督的愛激勵我們」(14節),讓我們能繼續勸人與上帝和好。

我們若願意寬恕人,便可藉此讓人明白上帝也渴望我們與祂和好(19節)。你願意倚靠上帝,寬恕他人,讓他們明白上帝的愛嗎?

你需要與誰和好嗎?今天,你採取的第一步是什麼?
我們願意與人和好,能讓人看見上帝對他們的心意。

作者: 謝葆芳 | 其他作者

回主頁
上一篇:碰碰車
1|2|3|4|5|6|7|8|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