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到主前
我們的故事
回首來時路⋯⋯
1938年,馬汀·狄漢醫生(Dr. M. R. DeHaan)在美國開始了一個廣播節目,名為「底特律聖經課程」。這個聖經廣播節目觸動了許多聽眾的心,於是他們紛紛來信索取廣播的講稿。自那時起,我們從擁有一小群的聽眾,逐步發展到數以百萬計,使用我們靈修材料的廣大讀者群。
多年來,為了更好地反映我們機構的事工,我們曾改了幾次名字。至今,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對我們的認識都是基於《靈命日糧》這本眾人熟悉的靈修材料。為此,我們把名字改成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,中文譯名為「靈命日糧事工」,好讓人們更容易認識我們。雖然機構的名字已改變,但事工的目標依然不變,就是向世界各地的人傳揚上帝的愛。
我們是不分宗派的非營利機構,在全球有37個辦事處,當中有許多的同工和義工,整個團隊同心配搭,把六千多萬份的屬靈材料派發到150個國家。無論是透過電台廣播、電視節目、DVD、播客、書籍、手機應用程式或網站,我們都渴望將屬靈材料帶給人們,幫助他們與上帝建立更深的關係。
感謝上帝的信實和你的參與
自成立以來,我們見證了上帝信實地帶領靈命日糧事工的發展。我們也知道,若沒有你、你的家人、朋友和教會的支持,我們就無法將上帝那愛與赦罪之恩的好消息傳揚到世界各地。
因為耶和華本為善,祂的慈愛存到永遠,祂的信實直到萬代!(詩篇100篇5節)
我們的歷史
我們的事工始於1938年一個小型廣播節目,名為「底特律聖經課程」。馬汀·狄漢醫生(DR. M. R. DeHaan)以他低沉的嗓音,慷慨激昂的聖經教導聞名於底特律,並擴展至美國全境。
從那時起,我們一同見證了上帝奇妙的作為。
耶和華我的上帝啊,祢所行的奇事,並祢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,不能向祢陳明;若要陳明,其事不可勝數。(詩篇40篇5節)
里程碑:
- 1938年——第一個廣播節目「底特律聖經課程」(Detroit Bible Class)誕生。
- 1941年——廣播節目擴展到密西根州的大湍市,我們也改名為「聖經廣播協會」(Radio Bible Class)。
- 1956年——首次出版英文版《靈命日糧》靈修材料。至今,《靈命日糧》已翻譯成50種語言,全球發行超過3,000萬冊。
- 1959年——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溫莎,開辦了美國以外的第一個辦事處。
- 1965年——世界各地已有600家廣播電台播放「聖經廣播協會」的節目。
- 1968年——電視節目「每日探索」(Day of Discovery)首播,每週播出的節目以探討信仰為主題。如今它已成為電視史上播放時間最長的節目之一。
- 1988年——為進一步發展事工,我們成立了「探索出版社」(Discovery House Publishers),這是一個非營利出版社,同年也獲得了章伯斯(Oswald Chamber)廣受歡迎的靈修材料《竭誠為主》的版權。
- 1994年——為了反映事工邁入國際化,「聖經廣播協會」改名為RBC Ministries。
- 1995年——推出英文網站,為世界各地的人提供網路資源,同年也開始出版中文版《靈命日糧》。
- 2002年——英文《靈命日糧》隨著美國太空梭「亞特蘭蒂斯」號登上太空。
- 2011年——推出多種語言版本的《靈命日糧》手機應用程式,已有超過一百多萬人下載和使用。
- 2014年——英文《靈命日糧》的臉書得到一百多萬人的關注。
- 2015年——RBC Ministries更名為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,中文譯名為「靈命日糧事工」。
關於我們的創辦人
「救我一命,我必事奉祢。」
創辦人馬汀·狄漢醫生(Dr. M. R. DeHaan)曾因接受藥物注射而引發身體劇烈的反應,他在生命垂危之際祈求上帝的醫治,說了以上這句話。結果,上帝垂聽他的禱告,救了他,而他痊癒後也遵守諾言。一年後,他放棄醫療事業,變賣住所及辦公室設備,到美國密西根州荷蘭市的西部神學院念神學。
馬汀·狄漢醫生成為牧師後,開始教授聖經課程,並在半小時的廣播節目中教導聖經。後來美國多家國有電台開始播放這個聖經廣播節目,直到1965年他去世時,全球已有600家電台播放此節目。
當初,馬汀·狄漢醫生在家人的幫助下,於自家的地下室開始了這項事工。而他的後代也一直持守他的異象及他所立下的原則。馬汀·狄漢醫生的繼承者是他的兒子狄理澈,接著是他的孫子,狄馬汀和狄維理,他們堅持不懈地發展事工,直到今日。
我們的異象
帶領世人親近耶穌,積極參與當地事工,生命成長更像基督
靈命日糧
帶到主前
霈恩在心臟專家的診療室待了一個多小時。他朋友在候診區為他禱告,求上帝賜下智慧並醫治他。最終當霈恩回到候診區時,他把醫生給他的一大疊資料拿給朋友看。他把資料攤在桌面上,跟朋友一起討論可供選擇的各種方案,以治療這致命的疾病。他們都認為需要禱告,求上帝給予智慧,讓他們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。最後,霈恩說:「不管前面會發生什麼事,我都在上帝手中。」
伸出援手
在20世紀初期,美國法律嚴禁黑人及外來移民在加州的科羅納多市租屋或購買房屋。但在這項帶有歧視的法令通過之前,有一位生而為奴的黑人格斯‧湯普森(Gus Thompson)已經在科羅納多市購買了土地,建了一棟寄宿公寓。1939年,格斯把房子租給一個華裔家庭,最終還把土地賣給他們。在將近85年之後,這個華裔家庭的幾位成員出售了這片土地,並捐出所得的金額來幫助黑人大學生。此外,他們也致力促使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一間學生中心,以格斯夫婦的名字命名,作為紀念。
毫無遺憾
布朗妮·維爾(Bronnie Ware)是從事安寧療護的護理員,她在陪伴臨終病人時發現了一點,他們在談到自己的遺憾時,都沒有提及人們終其一生所追逐的事物。她特意詢問這些臨終病人說: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,你會有什麼不同的選擇嗎?」他們的回覆大多圍繞著幾個主題,於是她整理出臨終者最常感到遺憾的五件事:(1)真希望我有勇氣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;(2)真希望我沒有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;(3)真希望我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;(4)真希望我有跟朋友保持聯絡;(5)真希望我能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。
行動裝置資源
索取靈命日糧
印刷本靈命日糧
訂閱《靈命日糧》後,每次你將會收到一本《靈命日糧》,裡面的文章均是以貼近生活的主題,激勵你閱讀並了解聖經。